布蘭度瞧著杰克學院特意多放的十四天假,像極了砍頭前讓人飽餐一頓。
明知風險,還要去嗎
當然要去的。
怕這怕那,不如在朗博恩收租,當初就不必來劍橋讀書了。
何況相較過去幾百年,海運發展至今,安全性是在不斷提升。
每個月,倫敦與紐約都有往返的客運航線。報紙也沒月月刊登又有哪艘客船失事了。
水手死亡率高,但他們與游客到底不一樣。
待在海上的時間越久,越高概率遇上風浪。水手一年有三百天在海上飄,豈能不見鬼。
西格盯著“海上保險”一詞,聯想起另一件事。
“萊昂說的全家十多年前去美洲恐怖故事,那一次出游不知道是不是投保了”
布蘭度領會其意,“如果那艘游船投保了,就能從保單上查詢上船人員的名字。那就能查一查只存在于萊昂記憶里的庫曼弟弟是誰。”
西格點頭,“不過,我也不抱太大希望。不是人人都有出海投保的意識,要不是看到這則通知,我也沒想起來。”
布蘭度“現在的船票里不包含保險,那些乘坐客船去美國的旅客確實沒幾人會特意去投保。”
說到這里,發現一個潛在商機。
去年,第一輛客運火車「曼徹斯特利物浦」號開通,大眾出游的熱度也是逐年攀升。
像是火車游、輪船游的旅游意外險的市場潛力巨大,有待相關保險業務進一步完善做大。
可以讓于連跟進關注一下。
布蘭度把發散的數錢思維收了收,對不遠處的萊昂招了招手。
“你也準備報名美洲游學嗎”
萊昂從十歲起在美洲生活了七年,三年前剛剛返回英國。
等九月開學,他進入大三。原本不打算攻讀榮譽學位,讀書三年就從劍橋畢業。可出海游學的消息一出,讓他更改了安排。
“我要去。”
萊昂深思熟慮后有了這個決定。
“我希望能找到那個只存在我記憶里的城堡島,不弄清楚當年的真相,我做夢也不安穩。”
有的人可以得過且過,某天裝糊涂就變成了真糊涂。
有的人選擇活得清醒,不愿記憶被迷霧包裹,那可能會影響他們進入人生的下一個新階段。
西格問起了保險的事,“十年前,你家與庫曼家一起出游,有沒有購買海上保險
查保單的話,可以查到受保人的信息,那上面清楚記錄哪些人上了船。”
“對哦”
萊昂沒朝這方面想過,“我不知道具體情況,下個月回家仔細問一問。”
眾人出海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要經過學院內部水上項目檢測這一關。
不知是否真的存在海神,從7月21日起劍橋鎮的天氣就沒放晴。
整整一周,風雨交加,電閃雷鳴。隨便選,哪天都是適合考試的“好”天氣。
似乎是海神顯靈,為有意向游學的學生們模擬展示了一番海上風景海難特別版。
那七天,天黑后路過杰克學院附近,會看到有人在劍河里折騰。
一共二十三位學生報名美洲之行,每天夜間安排三到四人進行水上考試。
學院之所以決定夜間考試,也是為了加大難度,更加貼合驟遇海難的場景。
布蘭度被排在周四的夜間22:30,先游泳十分鐘再劃船十分鐘。
風雨大作又沒有魔法防御,她毫無意外地變成了落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