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右側有另外三個玻璃罐。
從左到右,分別浸泡了玻璃條狀的魚,腹部黃色的魚,以及腹部銀灰、背部黑色的魚。
埃里克看向這個展臺的主題鰻魚的一生。
展板說明四條看上去截然不同的魚尸其實屬于同一種魚。
策展者在追蹤觀察與捕撈后養殖的過程中,發現根據鰻魚的生長時期不同,它會從幼時的全身透明變成熟態的腹部銀灰色。
布蘭度走進一觀。
這就是鰻魚的四個階段,透明到能在水里隱身是柳葉鰻。
漸漸生長為玻璃鰻,魚身的黑色素在不斷增長。再變為成長期的黃鰻,最后變為成熟期的銀鰻。
這時,三位同行的游客路過。
其中有人發出驚呼,“上帝啊鰻魚居然是這樣生長的,也太神奇了。”
他的同伴立刻嘲笑,“呵呵,這種展覽,你看看就好。展板上寫策展者親自捕撈養殖后觀察到這樣的結果,它寫了什么,你還真信了。”
另一個人說“就是我更相信魚可以是一直透明的。魚能隱身,人為什么不可以說不定用這種隱身魚做原料,就可以制成傳說里的隱身斗篷。”
三人閑聊著,漸漸遠去。
布蘭度與埃里克捕捉到了其中幾句話。
埃里克“您怎么認為呢”
布蘭度“人不可能絕對理智。每個人更愿意相信自己偏向的那一種觀點,我也一樣。對于鰻魚的隱身,讓我想到之前禁林山洞航海圖上的一種海怪。”
埃里克猜到了,“是德拉克龍。”2
德拉克龍,是來自法國東南部的怪物,在阿爾卑斯山的腳下,它別名是“隱身的魔術師”。
它不是地道的海怪,或稱為水怪更合適,潛伏在河流深處,可以變化形態。有時是成蛇狀,有時變成人形,有時可以隱身。
埃里克聽過法國的相關民間傳說。
“德拉克龍不是天生具備隱身能力,它需要將鰻魚肉或者用人肉煉成的油膏涂抹在身上。”
那不是對人類友好的怪物,它陰險狡詐,反復無常。
傳說里,它會催眠去河邊洗衣服的姑娘。受害人往往會被先奸后食,剩下的人肉被煉制成隱身用的油膏。
布蘭度從透明的柳葉鰻聯想到傳聞里的德拉克龍。
兩者之間的關聯,是“鰻魚肉”與“隱身”。
德拉克龍是虛構的,但虛構時不是胡編亂造。
它想隱身就要涂抹鰻魚肉,這是否
意味著從前人們觀測到了鰻魚存在透明狀的形態
“我們在禁林山洞看到的航海圖,大致指向加勒比海,但沒有直接表明幽靈島的存在。
在海怪們圍繞的中心區域,那里是一片空白,像是迷霧中不可見的島嶼。”
布蘭度推測,“那幅圖的作者創作時,沒有直截了當地繪制航線,而把信息隱晦地藏在奇幻景色里。
那么海圖中的德拉克龍,會不會暗指透明鰻魚形似蜈蚣的海怪康特瑞就是指昨天我們看到的千足海蟲。”
埃里克“很有可能。在禁林發現的那幅海圖,它還有一個特點大雜燴,糅合了各地區的怪物。”
禁林海圖標注出了每種怪物的稱呼。
好似解釋說明,幫助人讀圖,不要認錯了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