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歸買完車票,被姜自明在醫館門口堵住“你上哪去了”
“沒去哪。”
姜自明胖墩墩的,像堵肉墻,褚歸按下他攔路的手臂,“一師兄,你該減減肥了。”
“我自己辛辛苦苦長的肉,干嘛要減。”姜自明一胳膊勾住他的脖子,“師娘下午叫我跟大師兄兩家人明天晚上全部到醫館吃飯,不年不節的,是有啥大事要宣布嗎”
褚歸彎腰躲開姜自明的胳膊“是有點事,明天晚上告訴你。”
早說無非徒增傷感,何必呢。
褚歸將車票交給賀岱岳保管,他的行李后面肯定要重新整理,別到時候東放西放的找不到了。車票的日期是三日后,八月一號,褚歸看著上面的數字眉眼低垂“我去陪陪奶奶。”
安書蘭在大堂縫鞋子,千層底布鞋,棉布用面漿一層層粘了,前四層后五層做成布板,接著在布板上剪下鞋底料。鞋底是比著禇歸的腳畫的,他腳瘦,市面上的鞋子雖然有長短合適的,但穿著總沒安書蘭做的舒服。
剪下的鞋底料白布包邊,八個鞋底料合一個鞋底,麻繩線一針一針地納,幾十層的布料,力氣小的根本做不下來。納完鞋底錘鞋底,錘完鞋底縫鞋面,別看鞋子不起眼,做上一雙鞋少說得天的功夫。
安書蘭食指上套著金色的頂針,禇歸拿起針線簍里納好的布鞋,讓她停一停。
“奶奶,夠了,你做那么多,我哪穿得過來。”安書蘭做的衣服鞋子,禇歸一套能穿兩年,他是要去鄉下,但不是一輩子待鄉下不回來了啊。
安書蘭停手,禇歸替她按摩手上的穴位疏通經絡,一老一少的手搭在一塊,風霜與歲月撲面而來。
“不多,趁我還做得動。”怎么會多呢,安書蘭心想,一雙鞋穿一年,一年三雙鞋換著穿,她得至少做八十雙。
她的當歸,是要長命百歲的。
“奶奶,你教我做飯吧。”禇歸怕安書蘭把眼睛熬壞了,于是用做飯轉移她的注意力。
“哎喲”聞言安書蘭一拍大腿,“我怎么把這忘了”
禇歸一個人去鄉下,不會做飯咋行。他跟賀岱岳關系好歸好,可也沒有一天三頓頓頓上別人家吃的道理。
在安書蘭的指導下,禇歸成功做出了一道絲瓜湯和一道炒土豆絲,忽略絲瓜條的大小與土豆絲的粗細,單論味道還是到了及格線的。
安書蘭沒指望把禇歸教成什么大廚,只要會做幾個簡單的家常菜就行了,自己吃飯,管他切的是土豆絲土豆條呢。
“回頭再讓你芳嫂教你兩招。”安書蘭掰著手指數,吃有了、穿有了,住,“小賀家里住得開嗎”
“住得開住得開。”禇歸連連點頭,他倆睡一張床,哪可能住不開,“奶奶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