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一百二十六”王支書寫下總數,和同樣有些不敢置信地楊桂平四目相對。
兩人是一起當上的大隊長與支書,努力了十幾年,第一次看到八開頭的小麥產量。
八千斤麥子,二百斤麥麩,賀岱岳吸了口氣,眼神充滿了羨慕。
“你那表情啥意思”楊桂平樂著樂著瞥到了賀岱岳的臉色,“嫌麥麩給少了”
“不少不少。”賀岱岳哪能不通情理地糾纏,“楊叔,你看我哪天可以來把麥麩拉走”
“你急啥,有了麥麩我自然會通知你的。”楊桂平無奈了,他還沒跟公社匯報,哪來的麥麩讓賀岱岳拉走。
一斤麥子產一兩半的麥麩,賀岱岳的二百斤麥麩,意味著要磨兩千斤麥子。楊桂平上公社匯報完,把賀岱岳叫到老院子,不是要麥麩么,自己領隊挑麥子去磨坊磨吧。
賀岱岳要的便是這句話,挑麥子的人他早叫齊了,一人挑個百來斤,轉眼麩皮就成包摞在了養殖場的庫房。
二百斤麥麩堆了一人高,賀岱岳滿意地拍拍鼓鼓囊囊的大麻袋,等麥麩吃光,新玉米該下來了,短期內他總算不用二天兩頭的為糧食發愁。
賀岱岳養殖事業穩步前進,褚歸也將藥材種植推上了日程。本來種藥材是賀岱岳的想法,褚歸見他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干脆讓他把藥材種植交給自己。
褚歸雖然沒種過藥材,但他熟悉各種藥材的習性,加上賀岱岳從旁輔助,指定成得了事。
辦養殖場時賀岱岳跟楊桂平商量過,然而藥材生長周期長,楊桂平不太看好,村民們吃飽飯尚且困難,誰愿意費勁種那藥材。
楊桂平拒絕得委婉,態度卻很鮮明,因此褚歸只能擱置,時隔近一年,再趁著小麥喜獲豐收的機會重提。
“種藥材啊”楊桂平的表情十分為難,答應吧,藥材吃不進嘴看不著錢;不答應吧,褚歸對村里盡心盡力,并且辦的是長遠角度為村民謀利的好事。
瞧見楊桂平態度的松動,褚歸趁熱打鐵“楊叔,我用不著幾個人工,有二五個干活勤快的就行。”
“二五個夠嗎”楊桂平已經預備答應了,聽褚歸只要二五個人,反替他做起了打算。
“前期二五個夠了。”褚歸誠實道,“后期的話,我暫時不確定”
褚歸知道楊桂平糾結的原因,站到楊桂平的角度,他有責任與義務帶領村民們解決生計的問題。若褚歸在大伙吃飽穿暖的年頭提出想種藥材,楊桂平保證二話不說立馬答應。
二五個人楊桂平倒是能給,不需要開全村大會,他直接選了王二媳婦他們,一來他們干活利落,二來他們均受過褚歸的恩惠,肯定是愿意跟著褚歸做事的。
自打有了種藥材的念頭,賀岱岳默出了上輩子的經驗總結,褚歸還托姜自明在京市幫他搜羅了一堆資料。若非離得遠,他甚至想拜訪褚正清那些藥材世家的老相識取取經。
困
山村適合種植的藥材種類繁多,褚歸和賀岱岳討論了許久種植方案來aaa看最新章節aaa完整章節,綜合種植難度、藥材價值、采收年限,從數十種藥材中選擇了天麻。
“種天麻”潘中菊聽到后半句,瞅了眼在地上吃飯的天麻本貓,蔡大爺家的貓崽即將滿月,褚歸試探著解了天麻的禁足令,每天看著它蔫噠噠地跟首烏作伴,實在怪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