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成功的次數太多了吧。
有人不敢置信地總結道,余從開攀至今,還沒有出現一次明顯的失誤,如果不是他的年紀,以及常年在酋長巖的巖友們都敢確定,我都要懷疑余其實已經在酋長巖下住過好幾年了
不,好幾年都不夠
這種連路書都不用看的熟稔程度,起碼得徘徊過十年往上。
老邁爾斯看見這條彈幕時,忍不住在心里想到。
但想歸想,大家都還是摒住了一口氣,隨著少年的每一次動作而心弦顫抖。
都已經到了這里,千萬不要失敗
這樣的念頭回蕩在成萬上萬的人心間,在戴維的胸腔里叫喊得最響。
西裝革履的經紀人此刻眼睛亮得像燈泡,滿眼的狂熱與興奮,一個勁在對講機里招呼崖壁上的攝影師,盡可能把鏡頭調整到由內而外的方向。
于是,下一秒,堪稱死亡的震撼鏡頭再次出現。
這次是大屋檐內側的視角。
畫面里,少年倒掛在天花板一樣的路線上,四肢有力地將自己固定懸空,勻速前進。
背景不再是看不出高度危險的灰色花崗巖,而是遼闊蒼茫的藍空,白云,峽谷和河流。
我靠,太帥了
好厲害啊啊啊
負責拍攝的攝影師很會構圖,把相機傾斜著,從下往上拍攝,很容易就拍出了一種遠、高、大的浩瀚宏大感。
他沒有特別突出畫面主人公,也就是余曜的身影。
但如此強烈的對比,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大自然如此壯麗神奇,敢于冒
著生命危險挑戰探索它的,一定是個頂天立地的無畏勇士。
少年身上那股視死如歸的勁兒被拍得氛圍感十足,根本不是一個簡單的帥字就可以概括形容的。
魚粉們咔嚓咔嚓,瘋狂截圖。
就連媒體記者也不斷調整進度條的位置,試圖從中選出一張最適合當封面的新聞主圖。
彈幕在這一刻靜止。
可畫面里的人卻沒有靜止。
余曜在抵達大屋檐另一側邊緣時,汗如雨下,已經近乎脫力。
但他很清楚,自己必須要把重心翻上去,才算是成功戰勝了這條評級為513d的難度線路。
少年伸手去抓大屋檐的邊緣。
一點點調整手部抓握的角度。
用盡全身氣力調整完成后,松開掛腳,盡可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身體擺幅。
一眨眼,就從攀爬在天花板上姿態轉變成了只靠雙手的懸掛姿態。
全身的重量被集中在了飽經苦難的雙手。
沖鋒衣寬大的袖子落下,瞬間露出兩條白皙修長的胳膊。
小魚有青筋還不止一條
有眼尖的粉絲一眼看見。
斯哈斯哈,冷白的皮膚,暴起的血管,俊秀的少年感長相,這是什么又奶又狼的反差萌
嗚嗚嗚,這胳膊,我就呲溜一下,真的,就一下,不許笑話我
大家的緊張情緒在接一連三的美景美圖美人里緩解下來。
再加上余曜很快抓住機會,暴力地用單臂把自己鎖在屋檐邊緣,另一只手撐住屋檐邊緣的夾縫后,就把右腳掛在了巖壁上一處不起眼的小窩上。
緊接著就是,換手翻身,成功立起
一整套的動作流暢又漂亮,一下就讓人想到了去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全國冠軍。
這個力度好優雅
掌控感也好穩
核心力量好強,看上去好輕松
各種各樣的溢美之詞充斥評論區。
長年累月地在論壇里吵得跟烏眼雞一樣的室內黨和戶外黨則是陷入沉思。
怎么突然感覺,大家好像,其實,也不用分得那么清楚
至少在余曜身上,他們同時看到了兩者兼修帶來的實在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