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魚粉們比較淡定。
主要是大家都有點萌到了。
也不知道是哪條彈幕第一個提出來,很快就有人翻出了一張身上帶藍圓點,背上豎起扇子一樣的魚鰭的搞笑小魚動圖,視角還專門旋轉了九十度。
于是,大家都看清了,有一條眼睛大大,表情呆呆,驚訝長大嘴,貼著灘涂泥地一拱一拱往上躥的可愛小飛魚。
哈哈哈哈,還別說,有一點點像
這是彈涂魚吧
不行不行,這只小魚也太呆了,我不同意哈哈哈
嘻嘻哈哈的彈幕,一直持續到余曜開始攀爬那條橫向線時,才肅然一靜。
“這條橫向線上的裂縫更小,如果用裂縫塞的話,”老邁爾斯比了一個一點點的手勢,“大概只需要這么大的個頭。”
再加上這條裂縫緊挨著屋檐。
余曜現在176,說高不高,說矮也絕對不矮,如果再使用剛剛的方法,大概率,是要撞頭的。
原本已經開始嘗試麻花小飛魚動作的攀巖愛好者趕緊停下模仿的動作,把手機拿到了更近的位置。
主要是大家都挺好奇的。
豎直細縫能用自創的麻花小飛魚動作,這種情況呢,余還會有什么特殊方法嗎
不少攀登過諾斯線,對這段線路束手無策,最終只能選擇用繩梯艱難通過的攀巖者繃直了心弦。
他們都期待著余曜為他們帶來新的思路。
余曜也確實有新的方法。
不過仔細說起來也不算新。
在爭奪全錦賽名額的h省選拔賽上,唐清名所設定的第四條線,就是以大屋檐為原型的橫排金字塔線。
那時余曜用的是掛腳,擺蕩加重心翻轉的常規思路。
既然都是屋檐,沒道理金字塔屋檐能用,大屋檐就不能用。
余曜現場再次評估了一下眼前三角形突出屋檐的形狀外觀,很快就下定了決心。
他不僅沒有矮下身子,繼續抓握那條窄窄的細縫,反而一個翻身,手腳并用地倒掛在大屋檐的下面。
整個人背對著水平地面。
啊這
老邁爾斯
全體觀眾
大家都有點懵,不是,怎么突然就倒掛過來了
余還想不想要命了
觀眾們光是看一眼,就覺得頭暈目眩,一代入自己,再想到這還是大幾百米的高空,頓時覺得自己下一秒就要失重落崖。
打滿問號和感嘆號的
彈幕很快占滿屏幕。
一直潛水至今的各大媒體記者們也都眼神茫然。
雖然是半瓢水的內行,但余曜這個法子,怎么看都不比縮成一團過裂縫容易吧。
論壇里,也有攀巖愛好者發出疑問。
我怎么覺得余曜把513d的線路難度硬生生又拔高一檔了呢
馬上就有室內戶外雙修的攀巖者表示贊同。
屋檐線在攀巖比賽里都能排得上壓軸大題,余爬得還是酋長巖的天然大屋檐,他甚至都沒有人工巖壁下厚厚的軟墊保底
豈止是沒有軟墊保底。
這樣背對地面的危險姿態,一旦脫落,沖墜起來根本來不及調整成正確的沖墜姿勢,大概率會直接被狠狠拍打在硬質花崗巖上。
余的膽子,真的是比天都大
大家伙被一波又一波的震驚打敗,講道理,都快提不起勁了。
總有危險,總有驚喜。
一直在大起大落,大落大起。
背后的冷汗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
這樣下去不行,人被刺激多了,真的會麻的。
觀眾們神情呆愣地盯著那個在大屋檐上倒懸著,如蜘蛛俠般向著終點前進的身影,鬼使神差地,居然一點都沒懷疑,就莫名覺得余曜應該能成功抵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