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曾經受過類似傷的觀眾們一下心疼起來。
這樣的傷口,碰一下都疼,被牽扯只會更疼
就像是鈍刀子割肉一樣
但是余每分每秒都要忍受,雖然他看上去甚至沒有很多痛苦的表情,哦,天吶,他一定是強忍著不肯示弱,太讓人心疼了
攝像頭就從受傷的手轉到了少年過分平靜的臉龐。
確實如彈幕所說,乍一看,基本上看不出什么痛苦的表情。
但再仔細看看,就能看得出來,少年顯然正緊緊咬住了牙關,所以柔軟的臉頰才會因為用力而微微鼓起,如同小倉鼠藏食一樣竭盡全力。
明明已經休息過十分鐘,高空里還有呼呼的風聲。
但少年被打濕的烏發卻還沒有干。
綿密如雨的汗珠仿佛從未停歇過,順著額頭飽滿的線條,匯聚成一大滴一大滴,從優越的下頜線條滑下砸落。
有人突然想到,該不會滴到他手背的傷口上吧
還別說,余曜還真不小心滴到過。
咸澀的汗水接觸到暴露傷口的一瞬間,就蟄得他眼尾無意識抽了抽。
只可惜口袋里的一次性紙巾已經用完,沖鋒衣又是防水版,沒辦法吸汗。
再疼,也只能任由汗水順著自己的臉頰淌下來。
艾莫斯還能用手背擦汗。那是因為他打小攀巖,手掌手背都有一層薄薄的繭,即使經過了同樣的路段,也只是留下了點輕微的擦傷。
自己的經驗到底還是少了點。
手上的繭子也不夠多。
余曜對自己輕而易舉就會受傷的雙手非常不滿意。
但不滿意歸不滿意,現在又不能砍下來換一雙。
少年硬著頭皮選擇繼續向上爬。
他用的是左右腳輪流向上的姿態,每每高抬腳位之后,就會刻意抬高上半身,重新調整一下重心。
這樣做很麻煩。
但好處顯而易見。
一直到裂縫進行完大半,少年才稍稍感覺到了疲憊,并沒有像其他人使用側拉時高抬腳一樣,才開始沒多久,就已經感覺到手部承擔了過多的壓力。
余曜停下來緩了緩,伸手把繩索掛進了沿途的第一個掛片里,向下揮了揮手。
一直等待出發時機的艾莫斯就知道這是同伴在召喚自己的訊號。
他搓了搓手,緊跟著余曜一起爬了上去。
行進間保護的二人組再度同時攀爬在懸崖之上。
重新看見這一幕的觀眾們不知怎地,心田間突然就涌上來了一股莫名的感動。
真希望他們能永遠是搭檔,永遠這樣積極向上
熱愛體育的人們總會對力量、團結、友情這樣的詞匯情有獨鐘。
只要想到余曜和艾莫斯兩人一路艱難掙扎到了現在,在諾斯線上已經成功行程過半,觀眾們難免就生出一種特別的自豪感。
就好像看見自己支持的運動員馬上要贏了比賽一樣。
加油
小魚加油
小魚沖鴨
有人第一個帶動,彈幕上很快出現了很多加油鼓勁的短語。
余曜就在這樣雪花般飛散的文字里,穩穩當當、一寸一寸地爬完了這條薄餅裂縫。
最后喘息著,坐在第二十段的小平臺上時,第一件事就是打量自己傷上加傷的手。
心疼,摸摸魚鰭
有人打出了這么一句。
余曜還真摸了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