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致認為這個方案可行。
但同時也非常頭疼。
尤其是技術研發部
的部長,锃光瓦亮的大腦門亮瞎人眼,“問題是我們拿不出余曜想要的型號。”
總經理的臉色凝重,“公司之前的項目計劃里沒有這種高海拔的設計嗎”
研發部的特例,頭發濃密的副部長咳了咳,“我們的產品針對的市場多樣,但也要考慮市場推廣,在華國本土這邊,有限飛令,一般最高飛行高度只到120米。其他方向,比如農用和航拍”
總經理打斷他,“我怎么記得之前也過這種高海拔的項目”
研發部部長回憶了一會兒,還真想了起來。
“是有一個這個項目,是跟祁氏那邊合作的,他們有個繼承人叫祁望霄,對無人機這塊很感興趣。但去年出了車禍,這個項目也就擱置了。”
總經理眼看著大好的機會就要溜走,不甘心問,“之前的項目進度多少,就不能重啟嗎”
研發部部長“怕是不能,核心代碼都是祁望霄自己寫的,如果要推倒重來,項目的進展就會很慢。”
但他也有一個自以為不錯的提議。
“雖然做不到山腳遙控飛上海拔八千米,但之前那個合作項目的副產品已經能夠實現在空氣稀薄,溫度超低的山頂環境飛行。”
“我們不妨把這個型號的無人機先送一架過去,并且表達一下我們正在努力的決心,也算是給以后可能的合作結個善緣。”
聽起來不錯。
總經理拍了板,兩個多星期后,遠在大本營的余曜就收到了輾轉多個站點的華國國內包裹。
外包裝滿是無人機公司的o。
不用打開,就能猜到內里的東西。
余曜有些驚喜,他在半個月里已經突破了波蘭線,并且找到了合適滑降路線,但礙于無人機的極限告罄,遲遲無法開始梅斯納爾橫切的沖刺。
他迫不及待地拆出無人機,并且叫了盧卡斯一起調試。
大本營其他團隊的人也都來圍觀。
灰色無人機在一群人期待的目光里越飛越高,直至變成一個看不清的小點。
操縱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無人機的海拔高度。
5200550065007000
最終數值卡在了7823米。
很高,是現有民用無人機的最高水平。
但是還是連死亡區都沒能進去。
余曜有點失望,但想到總比卡羅爾團隊的強,就勉強有了一絲絲安慰。
大不了就進度慢一點,像卡羅爾一樣常駐山上,多次嘗試,總是會成功的。
他把無人機的型號分享給了來打探消息的其他團隊人員。
華國無人機的官網很快就收到了幾個來自吉特鎮的訂單。
后臺客服
原來余曜帶貨的效果這么立竿見影的嗎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總經理耳朵里。
“可惜就是拿不出東西來”
要不然的話,
以余曜現今正在挑戰k2的情況看,他們的無人機很有可能會在世界登山史上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這可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名聲財富
總經理恨鐵不成鋼,怎么想怎么不甘心,托了人去祁氏打聽代碼下落。
可打聽來打聽去,也只能打聽到祁望霄大約是出于不良于行的緣故,專注無人機領域更多的是個人興趣,并沒有要進軍盈利的意思,也沒有組建專門的工作團隊。
線索就這么斷了。
余曜在看見箱子里無人機公司的解釋信函時腦海里閃過的也是這句話。
不過還能和二哥扯上聯系也是他沒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