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所及之處。
每一條冰縫,每一道巖隙,每一座冰塔,脫離了無人機高高在上的視角,都新穎可怕到讓人窒息。
觀眾們看得嘖嘖稱奇,不住倒抽口氣。
我天,這么深的冰縫,要是掉進去就一定爬不起來了吧
這叫巖隙縫隙不應該是很小的東西嗎,這種用力都跨不過去,需要用梯子才能通過的,也能叫巖隙
好大的冰山,啊不,冰塔,和我在h市冰雪大世界看的一模一樣,比那個還大,就是掛在這么陡的山崖上實在讓人害怕,總感覺下一秒就要滑下來砸我頭上
新奇的視覺體驗帶來了雀躍心情。
很多人代入自己,興奮得就像是正在逛游樂園的小朋友。
他們沒有缺氧的危機,更沒有嚴寒的威逼,自然就把心情都放在觀賞雪山風景上。
大家的注意點各不相同。
有人注意到冰雪
銳利璀璨如鉆石的反光,也有人注意到遠處云霧繚繞的重重群山,還有人把心思都放在一步一塌陷的松軟積雪上,腦補自己踩進去時的特殊腳感。
最興奮的還是來自亞熱帶和熱帶的網友。
有定居當地的華裔用上了華國名著里的原句。
冰天雪地,琉璃世界,大約就是這樣的吧
雪山獨有的寥落蒼茫感籠罩在每一個觀看直播的人的腦海之上。
但最能體會到的還是余曜本人。
只不過他現在并沒有很多心情感慨。
行走在零下二十八度的冰雪之中,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更何況他為了能夠輕便出行,只在特制的滑雪防寒服里穿了一件貼身的薄衫。
再高科技的防寒服也抵不過完全的風雪。
冷,真的很冷。
余曜每分每秒都在克制著發抖和蜷縮的本能。
唯一的辦法是一刻不停地走下去,刺激著周身血流洶涌流動,制造出更多的保命熱量。
只有運動才能讓身體溫暖。
一旦停下,熱量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失。
這也是華國東北的冬季夜里,為什么總有人喝醉倒下后就再也沒能起來的根本原因。
但一直走動真的很累。
尤其是在高海拔缺氧的地段。
少年被防風面罩遮擋住的臉龐發白,只能盡可能地維持著穩定的速度,降低自己的心跳,減緩氧氣和體能的消耗。
直播間主屏幕的收音是通過頭盔里的耳機。
正常音量只能聽見雪山上一聲接一聲的呼嘯風聲。
只有少數細心的觀眾刻意將音量調到最大,才從尖銳的哨聲里分辨出了少年竭力維持,卻還是越來越急促的呼吸聲。
余似乎很累
他的呼吸越來越急促了
伴隨著零星的擔憂評論,余曜踩著硬碎的冰雪,在高大潔白的山體上,如一只渺小的螻蟻逐步前行,慢慢登上坡度越來越大的山峰線路。
從無人機高遠的視角來看很慢。
可事實上,早就將路線銘記在心的少年輕車熟路,精準地選擇了最便捷快速的攀登途經。
他的攀登速度遠超第一次。
即使隨著海拔的上升,路線難度越來越大,也絲毫沒有退卻。
波蘭人路線。
梅斯納爾橫切。
3號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