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
觀眾們都不敢相信。
他們沒有懷疑班開元說謊,也不懷疑余曜的細心和觀察力,但那可是k2峰,世界第二高山,路線復雜坎坷,各式各樣的攔路虎比人工游戲里設置的小怪都多。
余曜真的都能記得住
他們有心否認,但地圖明晃晃擺在他們的眼前,艾莫斯等三人都沒有堅持過死亡區,但地圖上從始至終都標注得清楚明白。
以余曜現今的身份地位,必然愛惜羽毛,絕不可能是由他人代筆。
臥槽,終于知道小魚為什么能同時兼顧體育和學習,不停學習新的運動照樣成為頂尖選手
看來玩體育的不止要身體天賦,還需要腦力天賦
他都可以去參加最強大腦了
大家伙挖掘出了自己喜歡的選手的又一個閃光點,喜氣洋洋地在評論區熱議著。
雪山之上,3號營地。
余曜正把啃完一半的壓縮餅干收好,裝回包里。
干燥粗糲的餅干即使嚼碎了也拉嗓子。
他擰開保溫杯瓶蓋,抿了半口,才站起身,繼續向前。
雪花一樣的彈幕飄不到少年的眼前。
就算是飄到了,余曜大概也只會一笑而過。
攀巖和登山,道理相似,他當然要記清全部的路線。
但要說完全是下山之后才開始回憶,那確實就有些夸張了。
余曜每晚休息的時候都會在睡袋里復盤。
喬戈里峰上多風,連綿不斷的風聲擾人清夢,就算帶上了降噪耳機,寒冷的溫度也讓人很難入眠。
余曜只好在半睡半醒間勉強休息。
既如此,他也就習慣了閉上雙眼,在k2強勁的風聲里回憶路線,一遍遍的回憶,翻來覆去的回憶,直至將每一步路線都完完整整地穿在一起,才稍稍松一口氣。
如此一來,路線就會被徹底地印刻進腦海,無論是對登山,還是速降,都很有裨益。
至于為什么要畫下來。
余曜有兩重打算。
一來是記錄和回憶,華國老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記憶力再好,也不能托大。
二來則是想留給后來人。
余曜并不小氣,也沒有什么自己之后,就不該有后來者居上,搶了自己聲名的狹隘思想。
早在黎明之墻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畫出的路線地圖慷慨地發布在自己的公開賬號,也因此聽說冷清許久的黎明之墻終于迎來了新一波摩拳擦掌的挑戰者。
分享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
余曜這次也是打算等自己成功驗證路線后就將地圖公開。
他不知道卡羅爾等人看見地圖出現在直播間的那一刻就激動地想要發瘋,短暫地休息過后,就向著死亡區邊緣的4號營地進發。
鏡頭也適時地切換回了少年身上。
賽森巴斯克路線是一段近乎垂直上下的路段。
觀眾們順著余曜的視線望過去,就只能看見如雪墻般佇立在自己身前的峭壁。
好高,要不等明天吧
勸少年休息的言論又一次占據評論區。
但余曜等不了了。
他必須在今天夜晚徹底到來之前抵達4號營地,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明天凌晨三點準時出發。
越早出發,越早登上山頂,越早開始自己的速降滑雪,才能受變幻莫測的天氣影響最小。
更何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里,多待一天,都是對體能的巨大消耗。
余曜有自己的計劃,很快就在哀嚎彈幕里開始自己的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