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
發令員的口哨聲準時響起。
一剎時間,左右兩條線路上的選手同時抓住出發點直接起步
他們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就開始往上爬,速度快得驚人。
解說員笑瞇瞇地盯著屏幕里一刻不停的兩人。
“難度線和抱石線有很大的區別,為了防止選手們分數扎堆,難度線線路的得分區域從下往上被劃分為0分、1分、2分和5分,越往上,越難爬,選手們的體力往往也會在2分區就已經耗盡。”
“如何合理分配體力,是運動員在設定攀爬計劃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現在看來,余曜和維克多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用快速攀爬度過0分區來換取時間上的寬裕。”
針對巖壁上那兩個快速通過零分區的背影,解說員一句話總結道“他們似乎對自己的耐力都很有信心。”
要不然的話也不敢一開始就直接用體力換取時間。
多少人正常攀速抵達2分區時就已經沒了體力,不得不停下來在巖壁上抖手又抖腿,還有時刻防備著自己脫力掉落。
“但余和維克多完全沒有考慮這一點,”f國本土解說員睜大了眼,嗓音拔高,“哦,天吶,余比維克多更急,他甚至在1分區也沒有減速”
解說員說的沒錯。
余曜在快速通過0分區的幾個黑色造型點后,很快進入到了紅色六邊形空心圈的包圍里。
從觀眾的視角,只能看見少年長臂一舉,就將自己的繩索咔噠一下掛進了標記1分區膠條下方的那把快掛鎖里。
緊接著抬起右腿,一蹬一跨,整個人就快速向前移動了半個身位。
速度明明已經如此之快,巖壁上的白t恤人影卻依然沒有要減速的意思。
修長清瘦的身形才穩住了零點幾秒,少年就毫不猶豫地再次將手伸進六邊形的空心位置。
拉近的鏡頭里,白皙修長的五指曲屈張開,死死抓住巖點邊緣。
鏡頭再倏忽拉遠,就能看見余曜整個人趁此時機縱身一跳,彈指間,就在現場觀眾們的陣陣驚呼聲里一把抓住了下一個六邊形反提點。
一連串目不暇接的動作又快又準。
那些在抱石里都算罕見的動態身法更是看得某些常年只追難度比賽的觀眾目瞪口呆。
“余也太猛了”
“他像是在飛我喜歡他的攀巖風格”
大部分觀眾們都只能看見余曜攀爬的速度極快。
但守在現場的裁判們卻看出了少年精準地控制住了他們沒有標記在巖點上的每一個詳細得分點,毫不猶豫地打出了一個又一個1分數。
抓住得分點得一分。
合理利用得分點前進則可以獲得附加分數。
“余的每一個附加分數都可以加滿”
此時此刻就蹲守在紅藍線下的國內裁判不由得感慨道。
哪怕他們心知肚明,紅藍線的難度并不高,是他們特意請定線員設計的篩選線路,還是不由得為少年別具一格的攀巖風格嘖嘖稱奇。
能在令人乏味的線上玩出花,帶出意想不到的觀賞性,這簡直就是一場化腐朽為神奇的攀巖魔術
就沖著這一點,也得多給點分
等等,余曜有什么需要扣分的地方嗎
好像沒有吧
沒有
曾經也是攀巖愛好者的裁判們心緒被牽動,鼓聲般怦怦怦跳動,腦海里的血液仿佛也在沸騰燃燒,恨不得自己也上去爬幾圈。
最需要保證平靜中立的裁判們尚且如此,觀眾們被感染出的洋溢熱情就更不必提。
他們的目光都被巖壁上的靈巧少年吸引。
實在是從1分區中途就減速的維克多,沒多久就落后了余曜一大截,自然顯得不怎么夠看。
好在維克多心態不錯,知道自己的線更難,眼見余曜越過了自己那么遠,也不
不著急個鬼
維克多面上不顯,卻不受控制地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