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不解“六國與秦有滅國宿仇,六國士人怎會擁護秦策”
張良凄然一笑“怎會對士人們來說,只有機遇有無之別,并無國界里外之分。否則,也就沒有張儀、范雎等賢才西進秦國了。”
“對六國的士人來說,六國亡后,他們便成了普通黔首,需要親自耕織艱難求生,再不能享受特權和安逸生活。這才是他們最不能忍受的。”
“而一旦能夠科舉取士,六國士人們又有了通往權貴的道路,又有望過人上人的生活。”
他們會再仇恨秦國嗎”
“就似楚人李斯,他可會為楚滅而怨恨秦國”
廷尉李斯對始皇帝的忠心,人盡皆知,甚至他就是六國滅亡的推手之一。
他怎會為楚國滅亡而怨恨秦國
韓成頓時如雷轟頂,哀呼一聲
“六國根基被掘”
百姓愚昧,是做秦人,還是做六國之民,于他們而言全無分別。
或許盡管秦法嚴苛,但天下一統沒了內部征戰,百姓還更愿意做秦人。
唯有識字懂文的六國士人,會愿意懷念故國對士人的優待,從而響應復國。
可是如今,大秦一條科舉取士的國策,直接掘了六國復國的根基
張良和韓成二人,相望皆頹靡。
原本以為即使入了咸陽,也還能謀劃一二。
結果卻是當頭棒喝,前途更加渺茫
而張良二人不知道的是,科舉取士會順利施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仙使預言,大秦官吏缺額嚴重,危及大秦統治。
而科舉取士,能最快地選拔出人才,補上官吏缺口,拯救大秦于危亡。
至于科舉取士,動了大秦上卿功勛們的利益胡扯
且不說事實如何,只說大秦一旦亡了,覆巢之下無完卵,大秦上卿們和將軍們什么利益都雞飛蛋打了
若說誰最想大秦長存,除了始皇帝嬴政,也就是大秦的文武開國功勛們了。
好不容易建功立業,未曾享受呢,國亡了換誰能樂意啊
良久,天色已然黑盡。
韓成才開口“子房,你也去參加科舉罷。”
“韓國復國無望,我們又已經身陷咸陽。子房你才華超群,不能埋沒了。”
張良怒道“橫陽君此言,實乃誅心之言”
“吾先輩五世相韓,我又怎能為秦效命。況且也未到山窮水盡之時”
關于仙使傳言,他是不信的。
咸陽的街道、水井、公廁,他看過了,皆是人力可為之的。
張良猜測,多半是征發刑徒,日夜輪班所為。
又不知怎么瞞天過海,瞞過了咸陽百姓。
大興土木。
又掩耳盜鈴。
不正是取死之道
張良韓國復國之路,還未到山窮水盡之時
呂娥姁你也就是來得晚,又沒趕上最后兩天去看鋼鐵神獸施工。
蕭何在沒看到仙使賜福時,我也是這么以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