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將東出咸陽,沿馳道巡行東南。
詔告傳諸郡縣,兩衙官吏無不勤謹以待。
公元前二百二十年的官場,還是樸實的,甚至傲慢的。
還以討好逢迎為恥,尚未興起后來皇帝出巡時的浮華排場。
但是,往日不甚勤謹的官吏,難免心虛。
聽聞詔告,趕緊把公務撿起來,漏洞窟窿快快縫縫補補。
最重要的是,把眼前第一樁大事科舉取士,給好好地操辦起來。
始皇帝未必去翻舊賬,但若眼前的差事出了紕漏,一眼可見的事,定然不會放過他們。
稍有不慎,夷三族的未來,在等著他們吶
為逃避那樣的未來,兩衙官吏無不勤謹至極,早出晚歸,披星戴月
陳郡,陳縣,某里。
看管里門的里典衛陳馀,因犯小過,正被里中小吏鞭打。
“啪”
“啪”
“好叫你長長記性”
鞭打聲,呵斥聲,在里門處響起。
陳馀也曾是喜好儒術的魏地名士,后因秦滅魏,方與忘年交張耳出逃,至陳郡陳縣此地。
今日卻因一個小過失,就受區區一小吏鞭打
這叫陳馀如何能忍
當即就要翻身而起,予以反抗
卻被同是里典衛的好友張耳,一腳踩住小腿。
陳馀年輕,對待張耳是事之如父,兩人相為刎頸之交。
此時張耳暗中制止,陳馀方才又隱忍不動。
直等里中小吏鞭打完離開。
張耳才將解去上衣伏地受鞭的陳馀扶起。
然陳馀神色憤恨不減。
張耳年輕時曾為魏公子無忌門客,后逃亡到外黃縣,娶富人女,得女家豐厚供給,廣招門客,后當官外黃縣令,亦曾是聲名赫赫的魏地名士。
他年齡可當陳馀阿父,性情也就更穩重。
見此道“我們當初怎么說的隱沒蹤跡。如今遭受區區小辱,只是受鞭幾下,又未逼你從鉆過,你就要反抗殺死一里吏,再因此而死”
遠在咸陽,韓信正跟著快樂旋飛著準備出巡行裝的仙使,一起準備自己行裝,忽然鼻癢“啊切”
陳馀覺得張耳說得對,憤恨神色頓減。
但是“秦滅魏時,我二人出逃,隱沒蹤跡于陳地,是防備始皇帝追捕。然幾年過去,并未有詔書懸賞拘捕我二人。”
張耳也不曾想他竟會料錯了。
前幾年秦忙于兼并他國,不曾懸賞拘捕也罷,去年天下已一統,竟也沒有詔書追捕。1
難道真是他看錯始皇帝了
章臺宮中,蒙毅統籌宦者籌備出巡,本人仍忙于批示奏折的嬴政,也忽然鼻癢“阿嚏。”
陳馀畢竟年輕,難免氣盛,也更有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