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繹鳧山,秀色鐘乾坤。
峰巒拔地幾千丈,雄勢直欲排蒼旻。1
嶧山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巖洞幽深,多松柏清泉。
在太祝叔孫通選定的良辰吉時,始皇帝嬴政輦輿登山。
仙使及群臣隨從。
此時的嶧山還不是后世的風景名勝區,沒有通坦的盤道上山。
倒確實是怪石堆壘,古木蒼郁,竅涌清泉。
自然景觀渾然天成,不經雕琢。
周邈就是太渾然天成了,這都原始密林了都
周邈牢牢抓住肩輿扶手,腰背緊繃僵直,未敢有分毫松懈。
其實抬著肩輿的四名魁梧武士步伐很穩,不會將他顛下去的。
但行走在昨日下午晚間數千士伍才砍開的山路上,真的很難放松享受。
周邈看著前方輦輿中,正身而坐,臀置腳踝、手置膝上,端莊威嚴,目不斜視的始皇陛下。
崇拜始皇陛下的一天從早晨登嶧山開始
新辟的蜿蜒山道兩旁,五步一人,站崗布防。
大呂開道,王旗當先。
而山道上,始皇帝嬴政輦輿為先,仙使周邈的肩輿隨后。
再便是叔孫通率奉常官吏及眾博士捧奉的祭祀牲豬一頭,珪璧、錢幣等禮器。
再之后,是徒步爬山的左丞相隗狀率領隨從百官,最后又是隨行隸臣妾及士伍。
祭祀隊伍蔓延開去數里,如一條山中云霧間游動的長龍。
日中出發,隅中到達嶧山中峰峰頂。
隊伍到達后,眾人就地暫歇,或飲水、或添衣,或坐看山中之景。
叔孫通則帶著奉常官吏及百家眾博士,開始清掃布置場地。
周邈自然是第一時間就湊到始皇陛下身側。
一起居高臨下,觀覽嶧山風景。
他前世沒來嶧山旅游過,如今看在眼里,就是一座云霧繚繞的怪石堆壘的石頭山。
看得無聊了,周邈收回目光,視線停留在峰頂的一塊壁立巨石上。
說實話,他看上這塊石頭了
“陛下,今天會刻石頌大秦功業嗎”周邈轉頭,問目視腳下云霧的始皇陛下。
“何意”
周邈指著伸出去的狹窄山脊上的壁立巨石,“雖然我不知道歷史上的秦始皇嶧山刻石,立在哪里,但陛下難道不覺得,那塊巨石很適合刻記大秦的功德大業嗎”
“簡直就像是為了篆刻陛下雄偉功業而生的一塊大好石頭啊”
安靜侍立身后的隗狀、李斯、蒙毅、蕭何等眾有道理。
嬴政“叔孫通草擬祭文,李斯謄抄,祭祀既畢,便會令人鐫刻石上。”
“那塊大石,確實適合。”
李斯陛下原先不是說,刻石于嶧山書門
哦,仙使覺得山頂這塊巨石適合刻記功業,那沒事了。
“有說登嶧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登臨嶧山峰頂,刻石記功,那睥睨天下的氣勢瞬間就立起來了”
“今日在嶧山峰頂刻石,明日便在泰山頂立碑”
周邈目視腳下云霧,只覺胸臆間中二之魂熊熊燃燒,衣袖一展,油然而生一股睥睨蒼生的氣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