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確有此感。”
李斯嘖,他就多余聽。
敲定刻石位置,周邈又暢想道“嶧山刻石,始皇陛下的首塊刻石,我高低得同框入畫留念”
合照是不行了,但作畫可以啊
李斯大概意會了周邈的意思,并毫不留情打破他的幻想“稍后祭祀既畢,即刻就要下山去,刻石的祭文,屆時將會令匠人臨摹鐫刻,非是一時半刻就能刻完”
“也就是說我不能第一時間看到嶧山刻石的樣子了”周邈猶如遭受晴天霹靂,面目痛苦
李斯無情道“對。”
“啊”若非怕震到始皇陛下耳膜,周邈無論如何也要對著山下高喊一聲,以作發泄
“那不是說之后的泰山、梁父山、罘山、瑯邪山等刻石,我都不能當場見到”
周邈一緩過來,發現事情還有更慘的
周邈的痛心,叫李斯都不忍回答了,但堅持道“若非有事停駕滯留,多半是看不見的。”
“”周邈頓感出巡前的期待,瞬間減半
“人生啊,無常啊”
一副受到打擊太大,魂魄離體的凄慘模樣。
然后李斯就被眾人針對了,不止他的同僚,還有他效忠的陛下。
“”
他李斯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及至日中時分,叔孫通做好一應祭祀準備,前來請嬴政與仙使及眾人時,仙使周邈都還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蔫的。
但正事不能耽擱,識大體的周邈打起精神來。
主持祭祀的太祝叔孫通,站在以石壘砌的祭壇旁側,按照祭祀禮儀,一項一項引領著嬴政、周邈及眾臣開始祭拜。
此時的祭拜還未有后來那樣多的繁文縟節,尤其是叔孫通擬定祭祀之儀時,還逞給嬴政看過,而后刪改得更加簡潔易行。
正如他自己先前所言祭之以誠,禮便盡矣。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叔孫通開始唱誦祭文,或者說,是歌功頌德的功德銘文。
云霧繚繞腳下,山風呼嘯吹頂。
肅穆氣氛之下,清晰雄渾的唱誦,響徹峰頂山間。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2
廿有六年,仙使臨秦,功德顯明。
周邈猛地一震,捕捉到關鍵字眼
媽媽你兒子出息了記功石刻上竟然有你兒子一筆
周邈正激動時,發現接下來還是他的戲份
完繕咸陽,始治馳道,普惠黔首。
媽媽兩句嶧山石刻上你兒子有兩句二十四字的篇幅
不能第一時間親眼見到石刻那算什么
在刻石銘文中占兩句篇幅的殊榮面前,那都不是事兒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叔孫通最后一句落下,周邈興奮還是未消。
最終,在祭祀禮成時,嬴政又下旨道“在此峰頂立祠,常年為祭。”
立祠與刻石這事一樣,也是事后再著人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