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仙使之言,扶蘇此行雖無殺敵軍功,卻也有鎮撫之勞,便賜爵左庶長。”
左庶長,剛入卿級爵門檻,比燕的爵位還低五級。
但論功勞,長公子扶蘇似乎也確實只在此爵上下。
陛下是真沒因長公子的身份,而對他有絲毫偏心啊。
周邈雖然扶蘇是好朋友,但始皇陛下是公平的
歷史上多的是混軍功鍍金的王孫公子,但扶蘇卻成了今日封賞的幾人中,爵位最低的那個。
扶蘇離席出列,鄭重拜謝“拜謝陛下封賞”
爵位高低無甚所謂,重要的是陛下對他有所封賞。
“起,回座。”
封賞完扶蘇,話題又回到對仙使的
封賞。
“有功者皆有封賞,首功的仙使自也當有。
思及前言,嬴政征詢本人意愿“仙使可有想要之物,或希望達成的心愿”
周邈靈光乍現如果他這個首功者都沒接受封賞,那章邯和張良他們,是不是也不好意思接下
他不要封賞是他自己的事,但讓把其他人架在火上烤就不好了。
而且始皇陛下今日是決心要賞他,那再推辭就不禮貌了。
“e”周邈沉思片刻,他物質和精神都很滿足,實在別無所求啊。
自身沒有匱乏的,但對其他人呢
他眼下心中,還真有覺得愧對之人。
“陛下心意,卻之不恭。不如同武城侯和仙武侯一般,陛下也賞我些黃金、布匹、糧食一類實惠資財。”
方才不是說,衣食住行皆取用自咸陽宮,不必再賞他私財
周邈自然不是突然改變主意,又想存私房錢了。
“此次護衛出游的三千精騎,身體健全的跟我一道出去,卻折損近五百之數,另還有輕重傷殘者,我深覺愧對他們及其親人。”
“陛下賞我些金布糧食,我拿去”剛想說拿去平分給傷亡者的家屬和本人,又覺不太妥。
“拿去建一個撫恤此次出游,傷、殘或陣亡精騎的撫恤堂。”
“用這筆資財,給受傷者一次性支付一筆醫藥費。給陣亡者的親屬、殘疾者本人,則每年支付一筆撫恤金。”
“如此,也能讓陣亡者的親屬,有一筆持續的收入補貼家中,殘疾者即便無力勞作,也能活得下去。受傷者,也能得到一筆補償。”
一次性平分的話,萬一短時間用完,以后的日子便不能為繼。
持續多次的分發,更能長久地補貼和保障生活。
“我知道,或許大秦本就有撫恤政策,但這只是我額外的心意。”周邈被眾人矚目,不太自在地解釋“說白了,也是用這筆財富,買我自己一個心安了。”
出游一趟,弄丟了五百來條性命。
背負性命的罪惡和愧疚,不太好受,希望能用資財以作彌補,求得一個心安。
他這種心理,可以總結為虛偽的善良作祟吧。
大秦眾臣恐怕天下士伍,都希望遇到的是仙使這種買心安的上官貴人吧
殿中眾臣聞聽仙使一席話,一時神情難言。
既然是周邈所愿,嬴政自然應下“那便賞仙使,列侯所應享的金布田宅及食邑。”
在周邈開口之前,李斯先道“金布存于撫恤堂,按年或季分發給應得之人。宅邸,可做撫恤堂衙門,兼之收容陣亡者親屬之中,無人照料的老弱嬰童,及重殘無法勞作的殘疾本人。”
“另有食邑,可源源不斷補充資財,否則坐吃山空,不是長久之計。”
嬴政頷首“左丞相言是。”
“嗯,還是陛下和李丞相想的周到。”
仙使論功行賞完畢,今日這場接風兼慶功宴,便進入尾聲了。
“仙使及諸卿一路勞頓,當盡早回去歇下。”
在嬴政一句話后,席散宴罷。
周邈乘車回到六英宮,倒頭就睡他個天昏地暗
邯、良因有功,封倫侯,乃建忠侯、智武侯。
離、布亦有功,功同倫侯。
燕授少上造,長公子授左庶長,籍與眾論。
仙使邈亦得賞,以列侯資財,建堂撫恤。后廣惠諸軍,秦歲八百,未有廢時。
摘自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