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期的東西貿易,最具代表性的,是自西漢為始的張騫鑿空、開通西域大道的絲綢之路。
而絲綢之路暢通的朝代節點,人所皆知的有漢、唐及明。
鴉泉提醒您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絲綢之路,顧名思義,這條商貿通道上的貨品,以絲綢紡織品的影響最大。
然而越到后來,除了華美的絲綢,還有暢銷的茶葉,精美的瓷器等。
茶葉,無需多言,算是農副產品經濟作物。僅成本而言,可以算是低廉,但利潤卻格外高。
放在當下,是絕佳的貿易商品。
至于絲綢,固然不愁銷路和利潤,但養蠶取絲、繅絲績線、紡織成布,屬于是精工細活。
利潤確實高,但成本也不低。
相較而言,當下適合傾銷,以量取勝,短時間養成制敵命脈的還是鹽。
而大秦已建成五個海鹽場,在供給國內兩千萬黔首低廉食鹽之外,還有富余可以出口周邊勢力。
因為瓷器與華夏同名1。
周邈首先就對其有一股好感,而且他心里盤算一下
如果掌握瓷器燒制技術,到時一窯萬彩,豈不賺翻
同樣是高端商品,可成本方面,相比絲綢,瓷器其實要更低一些。
“陶瓷分陶器和瓷器,至于帶釉面的硬陶,早在商時就有了。但現在及之后的小幾百年之間,使用的都還只能算是陶器。”
“而若是能燒制更精美的瓷器,那么必然能令東夷、北方和西方的貴族們,趨之若鶩”
周邈簡要闡述一番瓷器的作用。
李斯則再次敏銳地成功察覺要素“如果說鹽和茶葉,是上下皆必不可少。那么瓷器,就是拿捏上層掌權者的利器”
鹽和茶葉固然不可或缺,就如房梁地基,但對各勢力的掌權者而言,不到掘塌地基、抽掉房梁的時候,其實也無關痛癢。
即便真到那時候,掌權者若無仁心,不顧所屬萬民死活,短時間內也仍是無關痛癢。
但瓷器一如青銅鼎、鐵釜、絲綢,成了上層掌權者的權力與地位象征,那么他們必定狂熱追捧
而精美的瓷器,掌握在大秦手中。相當于那些掌權者,也能一定程度上被大秦左右態度。
“設身處地,假使大秦宗室公卿們追捧某國華美器物,大秦上下所必需的糧食和鹽,也全部依賴該國市易。”
“大秦還被引導不種糧食,專種棉花、桑麻”
李斯只是稍作假設,心內就已惶恐不安。
從上到下,從明到暗,命脈皆被人挾制掌中。這種生死由人的人感覺,實在令人驚懼。
這豈不正是昔日管子行事2甚至猶有過之。
周邈被李斯用忌憚的目光盯著,疑惑直言“李丞相難道是感同身受,心有不忍了”
你李斯難道是什么心性良善之輩
李斯“仙使多慮。若大秦成為拿捏命脈者,那可真
是求之不得”
周邈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但隨即又道只是瓷器方面1919,我是一竅不通的。”
然而殿內大秦君臣四人,對仙使這話,卻未作定論。
完全沒有大失所望,而是不慌不忙地繼續聆聽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