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
周邈從王家返回,直奔章臺宮而來。
大秦君臣心生期待這熟悉的語氣。
正如殿中嬴政,與留待議事的王綰和李斯兩位丞相,及侍奉帝側的蒙毅幾人所料。
“所以,這火炕豈不是一樣好物”周邈述說完畢,下結論道。
嬴政頷首“確是一樣好物。”
王綰接話補充“不必多耗費一份薪柴,沒有多加負擔,卻能燒火取暖。實是利好大秦千萬黔首的好物啊”
迄今為止,因仙使征召役夫共計二十六萬有余,惠及二十六萬余戶黔首。
發放御寒冬季工裝棉襖二十萬件,然而莫說棉襖,便是加上所有住宿補貼的布匹、工餐糧食,散于數十個郡、數百個縣,也同樣是杯水車薪。
甚至仙緞、仙糧的市易價格,從頭到尾,都沒有太大浮動,依舊是爭相搶購。
對于大秦普通黔首而言,冬日嚴寒依舊難熬。
“黔首缺衣,冬日尤其難熬,即使整日蜷在床榻上,也冷得很。”
世道時代都物質匱乏的情況下,位尊如右丞相王綰,也深知民間疾苦。
“若黔首家中,能有一條火炕,至少冬日蜷縮在炕上時,能得一時溫熱。尤其是冬日新生的嬰孩,也能多一份存活下來的希望。”
周邈聞言,心生愧疚“我怎么沒早些想起來呢”
若早些想到,大秦黔首就能早些睡上火炕,也能多活下來幾個嬰孩。
仙使這泛濫的仁善愛心啊。
李斯“待仙使繪出火炕圖紙、寫下盤炕訣竅,便可印刷發下各郡縣。令郡縣官衙的匠人和隸臣妾給驛站、官舍等處,盤出火炕。”
“同時令匠人與隸臣妾組隊,下到鄉里之間,無償教授
有意盤炕者,或供給飯食幫助盤炕。”
轉移愧疚的辦法,就是立即行動起來。
“自然,推廣火炕一事,只宜在江水以北、冬日寒冷之地。
不過江水以南郡縣,也可分發下圖紙,有意愿者可自行盤炕。”
嬴政當即允準“左丞相議是。依言施行于各郡縣。”
周邈心思被成功轉移,跟著道“那撫恤堂里,我也趕快讓人盤上炕,再把堂中名冊上的軍屬家戶,也去幫忙盤上。”
撫恤堂現已收住了七個幼童、三個老人,都是之前傷亡五百精騎的親人。
不至于挨餓受凍,但早盤炕早享受,住得舒適些總是好的。
火炕圖紙當日寫繪,印刷坊連夜雕版印刷。
印刷已畢,附上一紙旨令,關東中原之地,馳道暢通,短則一兩日、長則日,便已下發至各郡縣。
異地為官之策施行后,郡縣新班子基本已組建到任。
這第一道咸陽旨令推廣火炕,相當于是第一塊試刀石,郡縣官員無不重視非常。
旨令到日,絕無拖延,當即便安排下去。
之后更是不乏親力盯工者。
國家機器的高效,在公元前的大秦帝國,竟已初見雛形。
及至臘月底,三九寒冬里,就已有一部分黔首家中,享受到了火炕的溫暖,夜間好眠再不被凍醒。
“陛下、仙使仁善啊,愿陛下和仙使能長壽無極”
每一個暖烘烘入睡的夜晚,都有無數黔首在感謝著。
等各郡縣上報內史各項政績時,發現始皇帝三年冬季年初,老弱死亡數目有顯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