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他們還是知道的,每鄉每里都至少有一臺石磨供鄉里使用。
但磨了麥子粉做蒸餅、索餅或其他餅吃,是年節才舍得的,現在又餓得厲害,能吃上蒸餅豈不興奮
“我們鄉里近兩年每年都種了兩季仙稻,因此倒常用石磨去磨米漿、米粉吃。”仙稻豐收,稀稠米飯常吃,便也想著換法兒吃。
飯堂寬闊,擺了十來張高腳桌椅。此時,另一張桌子上的一隊人,則搭話道。
看他們儀容,倒不似商隊。
對方又道“飯堂的豆芽、豆腐和豆干,也是仙使所創,再廣傳天下的。滋味不錯,可以取來嘗嘗。”
商隊主人心內訕訕,轉移話題道“某吳九,會稽郡來的小商賈,收了家鄉干魚海貨,欲販往咸陽。郎君何來”
吳九相問,另一張桌子為首者也揖禮拱
手,互換姓名
“某班米,九江郡而來的鄉野匠人,聽聞咸陽有火樹銀花,有高腳家具,有精美瓷器。我等想去咸陽,學得手藝,帶回家鄉,以為謀生。”
新年在即,干魚海貨運到咸陽,也是稀罕貨,必能暢銷。”
“咸陽新奇器物手藝層出不窮,你們去咸陽學藝,也大有可為”
吳九見對方坦蕩熱情,便也攀談起來。
后來飯堂其他幾桌的客旅,也加入交談。
有自吳越及東楚故地北上的匠人商賈,也有自北方南下的游學學子,甚至南下某縣赴任的縣官。
販夫走卒,官吏學子,天南海北,在此驛站相遇,也是緣分。
一時熱鬧起來,氛圍融洽。
談笑熟識之后,終于有人問起吳九商隊中的護衛武士“諸位可是曾遭劫難”
商隊的五名護衛武士,其中一人豪爽道“哈哈哈正是,我們都曾是刑徒,去年陛下東巡歸咸陽后,賜爵一級,用爵贖了罪罰歸鄉。”
吳九也道“我們這五個武士,都是一身本領的俠義之士,為替受欺的老弱婦孺出頭,而毆打了縣中富戶。”
“被捉住后,按律黥面、劓鼻,罰為城旦。服刑數年,去年得賜爵,用爵位贖了罪罰回到家鄉,這趟我便把他們收作護衛武士,與商隊一道走南闖北。”
其中游學的一名學子聞言,感慨道“去年始皇帝陛下東巡回咸陽,下旨凡秦土之人皆賜爵一級。因此得以贖罪歸鄉的男女刑徒,多達五十萬之數”
“積德甚厚矣”
護衛武士們倒不知,竟然有這么多和他一樣的刑徒,得以贖罪歸鄉。
“那陛下確實是積了厚德啊。”
其中一個武士,又指著同桌的另一個臉上,促狹笑道
“哈哈你們不知,要說啊,還是他最想不過,你們看他臉上的黥面”
“哈哈哈對,只黥了一半黥面行刑到半途,賜爵的圣旨便到了,他當場以爵贖罪、當即釋放,哈哈”
被揶揄的半截黥面武士,跟著告饒“快別說了”
但凡早一刻、晚一刻,行刑沒開始,或者已成定局,都是純粹的幸運、不幸。
這不上不下的,確實令人哭笑不得。
黔首淳樸,即便曾因秦律而受罰,如今得到赦免贖罪,也就不再怨恨記仇。
反而以此為談資,說笑一番,一笑而過。
話題變換。
一名學子神秘兮兮,透露道“關于這事,我倒是有些消息”
“朝廷有人諫言昔日爭戰不停,亂世用重典,律法嚴苛無可厚非。
然如今天下大定,仙使臨秦,營建仙秦之大計也小有所成,舊時律法便不再適用,應當重修秦律”
“據說啊,當今左相,曾經的廷尉,法門大家,已在籌劃修新秦律呢”
吳九商賈之身,最是謹慎,左右看看,見沒有兵卒沖出來,
才舒出一口氣
這些話,可不好在驛站中說的
v本作者鴉泉提醒您最全的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盡在,域名
學子仰天大笑,“哈哈莫怕莫怕,這事啊,在咸陽已經是人所共知之事好些志在明法科的學子,都已經齊聚咸陽。一為群策群力,為修新律建言。”
“二為早日得知新律內容,早日誦背,以免下一屆科舉時,兩眼一抹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