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葉心中則升起一股燥熱的憤怒。
一是為阿母對周邈的輕視姿態,令她感同身受地感到冒犯。
二是為阿母的癡愚、傲慢。
她便是幸福地飄在云端時,也一直有著自知之明。
“若無周郎君幫忙打探尋找,時間都過去近十年了,櫸兒從哪里去認回生父”
真以為咸陽城的人家,是他們上門去訪問,就能輕易認親的
就算人家據實回你,數十萬戶人家,就盡管挨家挨戶地問去吧
“況且,就算櫸兒萬幸認回生父,始皇帝陛下又憑什么給阿母你賜爵,為我賜嬴姓、封公主”
采葉阿母啞口無言,但退縮的神情中仍殘留一絲不服。
采葉直接一針見血“難道憑昌武侯對阿母的情意憑櫸兒是大秦宗室的血脈”
“昌武侯對阿母有無情意,阿母豈會不知”
“若有,之前近十年怎不見來尋現在又怎沒接阿母到他身邊去陪伴”
“再者櫸兒的血脈又有多重要呢”
“莫說大秦宗室枝葉繁茂,就是始皇帝陛下親生血脈就有數十,櫸兒一個野生的血脈又算得上什么
他又沒有了不起的文武稟賦,沒有生而不凡的來歷,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童子而已。”
采葉阿母本就病弱,此時被一陣刺得臉色更白了幾分。
但真話總是犀利的。
承認自身并非那般了不起,一切不凡都是得遇貴人、時運,總歸是沒那么容易的。
采葉卻深刻地知道并且承認,無姓無氏的她今日得稱嬴姓、公主,只能是因周邈之故。
賞識周邈的那位貴人,應當是因他心之所系是她
。
為促成二人的姻緣,墊平她出身低不般配的世俗偏見,掃清長長久久攜手相守的障礙,而為她抬升了身份。
讓她和周邈,在世俗目光中,足以相配。
為周邈著想的一片拳拳愛護之心,令人動容。
雖非她本意,但她確實占了周邈的便宜。
在搬離亂石村,住進杜縣的宅邸之前,采葉這一次主動登門,找去了周邈在村中的宅邸。
這一座昔年村中最富人家留下的宅子,在年余前的歲末時,一連四五個日夜的緊急修繕后,就易主了。
接著衣錦還鄉的周邈入住,到了現在,內里早已大變樣。
擺設布局處處大氣,家具玩器件件都精美,于無聲無形之中,彰顯著內斂的尊貴。
采葉進門后一路走來,所見盡收眼底。
腦中則浮現出杜縣那座昌武侯贈予的宅邸,發現它除了更寬敞些,其余大多處處不及周邈這個隱于村野的宅子。
官至九卿,貴為嬴姓宗室,爵高為倫侯的昌武侯的宅邸,竟不如山野村落里的一個無名小宅。
雖然杜縣宅子應該只是昌武侯手下的宅子之一,但周邈的小宅又怎知不是他暫住之地
采葉心道如此的周郎君,又怎會只是富裕些的尋常黔首
得知贏采葉到訪,原本在內室貓冬取暖的周邈大步直邁,熱情地出去迎接。
把人迎進正廳落座,前前后后就奉上了豐盛的糕點、果干、肉干等零嘴,又沏泡了花茶、果茶、奶茶多樣茶水。
難得郎君心儀的女娘來做客,自然要熱情對待
發現采葉看向打頭進來奉茶水糕點的霞,周邈迅速道“這是霞,有一手好廚藝,負責我們的一日三餐。”
負責他們重讀的飯食的大廚,可和他沒什么特殊關系
他還是清清白白的一個郎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