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衙門的人送你們過來,可留了什么東西”按照慣例,罪犯流放到了屬地,發配去干活,得有生產工具,還要有食物飽腹,否則根本沒辦法存活下去。
“給了就給了四把鋤頭三把鐮刀,還有一袋黍米和一口破破爛爛的鍋子,那袋米眼看就要吃完了,還好咱韻兒給送米回來了。”
蘇韻聞言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家里不算她在內九口人,就一小袋黍米,再怎么省最多就能吃半個月,這不是逼著人去死嗎
似乎看出了女兒的擔憂,顧氏笑道“好在你二叔和大郎有點本事,在山上放了幾處陷阱,能套了鳥兒田鼠的,打打牙祭,還不至于餓死。”
蘇二爺讀書不成,以前蘇家就靠著大爺蘇學林撐著,他在京兆尹手下做個小吏,雖然沒多大出息,但日子清閑不怎么用操心,如今到了嶺南,反倒能幫家里出了不少力。
蘇韻挽住方氏的胳膊道“京都是天子腳下,以往咱們也得小心翼翼怕不小心沖撞了貴人,如今到了這里無拘無束的,我看二叔倒是快活了不少,都愛笑了許多。”
方氏原是家里面不得寵的庶女,嫁給蘇二爺后生了一兒兩女,蘇家兩兄弟都不納妾,她也不求著丈夫能有多大能耐,就這樣在夫兄一家的蔭庇下也能過得好,往時也不甚在意娘家那邊怎么說道。
如今一朝被誣陷獲罪流放嶺南,娘家沒一人過問或幫忙打點,她也算是看清了,不再強求那些虛無縹緲親情。
孩子也大了,在嶺南一家人能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強。
“你二叔干不了什么大事,好在還有一把子力氣能折騰,也就抓兩只小鳥,都不夠飽腹。”
“弟妹可不興這么說,要不是二叔時不時打些小獵物,越兒幾個孩子半夜醒來一直叫著刮肚子,都不知要鬧成什么樣呢。”
蘇韻一聽心中酸楚,忙道“娘,二嬸,女兒買了肉回來,待會兒回去煮肉吃。”
“好孩子,難為你惦記著家里人。”
回到家中,眼前的茅草屋共有三間,中間是堂屋,兩邊的屋子一間男人住,另外一間女眷住,女眷這邊斜過來還有一間做廚房,其余的用木頭圍兩面籬笆墻,搭了個小院子。
看著簡陋得很,但卻收拾得干干凈凈的,頗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院子里用石頭砌起來的幾條長椅,靠坐在上面可以歇息納涼。
半個多月又要開荒又要搭建茅草屋,能搭成這樣一個家已經算是不錯了。
顧氏指著中間的堂屋道“平日要是下雨吃飯就在這間屋子吃,不下雨就在外頭這石桌子上邊吃,晚上回來你爹還抽空給孩子們上課呢。”
蘇太傅一向勤勉,蘇韻是知道的。
“咱們也不能一輩子都種地不是,誰知道以后日子會怎樣,功課總不能落下。”
“讓孩子們把米班搬到堂屋去,廚房小放不下東西。”方氏指揮著幾個孩子把馬車上搬下來的米背進屋。
蘇韻也忙把給弟弟妹妹買的小零嘴拿出來,
,
還有幾節甘蔗,都不是什么好東西,可弟弟妹妹們到了這里后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吃上什么好東西,滿臉欣喜地接過去,美滋滋地吃起來。
“你陪著弟弟妹妹們玩,我和你二嬸去做飯。”
以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妯娌兩人現在什么都要做,不過搭配著做,總算不那么辛苦。
“今天有肉了,孩子們能吃點油水,得好好操辦一下。”
大家聽了,都笑嘻嘻地期盼不已。
二堂妹蘇琳也想去幫忙,被顧氏攔住道“跟你姐說說話,我跟你娘忙活就行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