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韻這次回來,各買了豬肉、板油和豬大骨,另外還有幾條魚,在古代百姓更喜歡滋滋冒油的肥肉,瘦肉價格比肥肉更便宜,但蘇家人以前也算是大戶人家來了,更偏愛瘦肉,剩下的豬板油留著煎油,骨頭則拿來熬湯。
今天難得地煮了一次干飯,飯香味傳來,孩子們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
方氏手巧,烹飪做菜有的一手,平日在附近尋找野菜山上挖筍都是她來做,這次拿著豬骨頭燉了曬干的筍子,五花肉炒點野菜,魚直接上鍋蒸了,出鍋的時候再淋點油爆個香,聞著就讓人胃口大開。
一家十口人整整齊齊地,就著自己扎的小凳子圍在籬笆院子里的石桌邊上,隨著蘇學林一聲“動筷吧”,眾人迫不及待地端起飯碗開始干飯。
蘇韻自己在衙門,每天伙食和秋夢期一樣,有魚有蝦,沒有虧待過自己的胃,只是家里的大人小孩二月份從京都出發到了嶺南,再來到大河村,整整個多月的時間沒吃過一頓像樣的飯菜,偶爾二爺能在山上打來些野味,也不夠塞牙縫,今天算是正兒八經地吃了頓帶油水的飯菜,大人們還算克制,蘇長平和蘇長寧這些半大的小伙可就沒那么矜持,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飯,吃得嘴巴都是油。
蘇韻看了是既滿足又心酸,一家人淪落至此,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往后還得多多努力掙錢才是。
吃完后,蘇韻又和母親說了一會子的悄悄話。
顧氏看著女兒白凈的小臉,小心翼翼地問道“那個秋大人有沒有對你說了什么還是做了些什么”
蘇韻聽母親這么一問,想起剛剛父親也拿這話問她,忍不住揉了揉腦袋,這兩人到底哪里看出來秋夢期對她有意思的,她們明明是兩個水火不容的兩個仇敵才是。
如果說這人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讓人誤會,那就是那日在驛站門外,她當著何老九的面強吻了她,除此之外就再沒有別的了。
蘇韻無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唇,腦子里猜測著她當時心里的想法,卻被母親的聲音打斷了思緒。
“韻兒,怎的又走神了”
“娘,我是在思考著到底是什么讓你們誤會我和秋大人會發生點什么的”
顧氏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而且你們兩孤男寡女的在一起,能不發生點啥,我家韻兒長得這般好看,那秋大人要是個男人就不會無動于衷。”
巧了,她還真不是個男人。
“娘,你想什么呢,什么孤男寡女,不是還有春桃和大福,再說了大人一天從早忙到晚,哪有時間跟我們相處。”
“哎,韻兒,不是娘說你,秋大人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看著是有那么點兒不著調子,但娘聽村里的人傳來傳去,說大人破了上黨村那個新婦和書生的案子,大伙都把大人傳得神乎其神的,你要是不嫌棄他咱們女人家,還不就圖著個對自己好的人。”
那案子秋夢期具體是怎么破的,可再沒人比蘇韻更了解了。
蘇韻笑笑道“咱這什么身份,
,
娘您就別操心這些了,好好照顧您自個兒的身子。”
“這孩子,這都說不得。”
母女兩人又說了會子的話,蘇韻帶著大福跟著家人下地拔了會兒草,眼看時間不早了,趕緊吩咐蘇長平收拾東西準備回城。
蘇長平哪有什么東西要收拾的,他身上還是那件洗破了的囚衣,被方氏翻過來改了又改,勉強把那囚字給蓋住了,還有一套是里正家兒子穿剩的舊衣裳作為換洗,其他就什么也沒有了。
蘇韻讓他把那套舊了的留下來給蘇長寧,等到城里再給他買新的,到時候去守店,不穿得體面點誰來鋪子里買東西。
依依不舍地和家人告別后,一行人這才打馬上路回了封樂縣城。
回到衙門的時候已經是日暮時分,在后門下車進院,剛到門口就聽到屋里傳來腳步聲,很快春桃的身影就出現在跟前。
春桃先是跟新來蘇長平打了個招呼,這才沖著蘇韻道“蘇姑娘你可算回來了。”
蘇韻一聽不對,忙問道“發生什么事了”
“前堂出了大事,聽說石盆村有賊寇鬧事造反,大人往后堂來了幾次,問姑娘回來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