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韻來的兩天,穿梭在打鐵場的每個角落,仔細檢查著每個環節的運作,左大年帶著一眾的“工程師”和小組長跟著,遇到問題馬上登記進行解決,蘇韻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也細細解答。
跟著兩日,這些人受益匪淺,整個思維的運作方式仿佛也跟著上升進入了一個維度,原來這個世界的運作如此之奇妙
蘇韻還告訴這些初級“工程師”匠人們,讓他們將這些動力方式理解吃透,做好記錄,將來開設工業方面的課程,讓這些老師傅去學堂給學子們上課。
單這個事就把所有人驚呆了。
他們都是一群大字不識的木匠鐵匠,稍微懂點器械的結構原理,居然也能去給學生上課,這不扯淡嗎
但看到蘇韻嚴肅的表情,他們確信這還真不是開玩笑。
一時間匠人們宛如走在云端上,輕飄飄的都不知身在何處,他們可是身份極其低微的匠人啊,家中孩子因為他們匠人的身份都不能參加科舉,可眼前這女人說,他們可以去學堂教書,簡直就是做夢一般。
除了打造兵器,打鐵場還肩負著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打造農具。
如今天下群雄兵器,招兵買馬是少不了,但是兵馬吃什么,在沒有糧食這個前提,其他的都是空談。
所以糧食的產量必須跟上去。
蘇
韻讓三分之一的場地專門打造農具,
,
還有漢時早就研制出來耬車、翻車、扇車和筒車等,進一步改進,批量生產,下一步好進行普及。
此舉又讓老匠人們心中一暖,窮兵黷武,那就是踩著老百姓的骸骨上位,上了位哪里還記得底下的老百姓。
可眼前這兩位不一樣,還打造農具進行普及,受益的最終還是老百姓啊。
就因為這些舉動,秋夢期和蘇韻二人的聲望值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虎門跳待了三天的時間后,秋蘇二人才返回了封樂城。
等到了衙門已經是晚上。
王小寶來報,說隔壁的初賓縣許縣令來訪,原本蘇韻交代是昨日就回來了,但打鐵場工匠們的學習熱情越來越高,攢了很多問題請教她,蘇韻也想多待一天看看他們的各環節協調得順不順暢,于是多留了一個晚上。
“許縣令有說來找我是為了什么事嗎”秋夢期問道。
“說是想請教治縣問題,具體也不好多問,問了小的也答不上話。”
“昨日就來了一直在衙門等著”
“先是在衙門等了兩個多時辰,見您沒回來,就出去街上走了一圈,兩個時辰后又繼續來衙門等著,一直等到天黑,今日也是如此。”
蘇韻道“怕是來找你取經的。”
“取經哦哦哦,是覺得咱們縣發展好,來考察學習吧,嘿,那可真難得。”
秋夢期傻笑完,轉頭吩咐王小寶道“既然他昨日就來了,又等了很久,你去他下榻的館驛跟他說一聲,就說我已經回來了,讓他今夜安心休息,明日一大早我在衙門恭候他的到來。”
蘇韻看著她,想到上次安王來封樂的那次堂審,也是堂審結束,無論多晚他都還記得吩咐人前去大河村把結果通知給老兩口,讓他們能盡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