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慍,兩派人馬勢均力敵。
趙鴻慍算是皇帝寵臣,此時又是不偏不倚的姿態,很多沒有站邊的人都在向著他看齊。
成國公率先出列,道“皇上數日昏迷不醒,國不可一日無主,內閣還是盡快給出太子人選,也好執行監國重任。”
孟閣老道“老夫也覺得理應如此,不過當初敬王已經宣布退出爭儲,按理應即刻扶持定王上位。”
“孟閣老莫不是忘了,皇上是怎么昏迷的”成國公冷哼道,“皆是因為定王之錯,將五百個祭品換成了小豕,這才刺激皇上口吐鮮血昏迷不醒,如此大逆不道,如何能做儲君”
孟閣老不甘示弱“祭品進入永陵地宮之前都還是好好的,欽天監的諸位官員皆可作證,國師更是親自檢查過,至于如何變成一群小豕,那得問問敬王的好皇叔安王爺了。”
“成國公卻是說笑了,安王說起來也是定王的皇叔,還能厚此薄彼不成,更何況一起鎮守地宮的還有羽林中郎將盧將軍,莫非孟閣老覺得中郎將也是敬王的人”
說到羽林中郎將,原是貴妃的堂兄,武力方面倒是能值一提,只是此人貪杯好色,當初景仁帝不欲用他,耐不住貴妃的枕頭風,最后還是把人提了上來。
這些年馬馬虎虎也能過得去,沒想到卻在這里壞事了。
五百孩童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轉移,除了安王爺睜只眼閉只眼,中郎將定然早就被人設了計,否則怎會那么順利
定王的人此時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能默默認栽。
但如今只要皇帝不死,他們就能有繼續的理由,于是繼續咬定祭品在進入地宮之前仍是好好的,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鬧得不可開交。
誰也奈何不了誰,只能暫時和平共處,六部各司其職,重大事務由內閣裁決。
敬王回到府邸,面色陰沉。
上官禮小心翼翼道“當真是命大,這都驚不死他,若是人沒了,以殿下的賢能,群臣必定能將您擁護上位,此時舉朝上下早就是一片新天地了。”
敬王何嘗不是這么想,當初就是為了能一擊成功,這才放入幾百頭小豕,原以為以景仁帝那殘破的身子狀況,如此刺激之下必定當場斃命,卻沒想到還是讓他給活下來了。
敬王“如今宮里都是他們的人,我們只有安王叔一人盯著,實在讓我不安心,若是他醒來,懷疑到我身上,所有的努力,將功虧一簣”
上官禮道“殿下不必過于擔心,既然您已退出儲君之爭,通靈大典一事也跟您無關,那些孩子更不是您救出去的,這幾日越王已經讓人將那些孩童歸還父母,如果皇上命大還能醒來,我們沒辦法把定王拖下水,但只需把事情推到越王身上即可,怎么會懷疑到您這兒。”
敬王卻沒有一絲放松的跡象“就是為了洗脫嫌疑,這才讓越王的人冒了這份功勞,不然這幾百名孩子是從本王的手上放出去,這天下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感恩本王。”
他今日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