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王逼宮,皇帝剛剛蘇醒就被刺激得直吐鮮血魂歸殯天,臨終前下詔將皇位傳給七皇子定王,定王手持遺詔,號令衛戍皇城的上直二十六衛親軍,與敬王手下守備京師的京營發生激戰,敬王敗走,連同朝中一半官員及數萬京營逃出京都,往揚州方向而去。
一個月后,敬王自稱正統,在揚州自立為皇。
蘇韻和秋夢期聽聞這個消息,皆露出會心一笑。
大焱本就處在風雨飄搖的境地,如今兩王分化對立,再將本已羸弱不堪的勢利一分為二,若是以前大焱仍是一體,尚還有跟越國對抗的底氣,但現在,就越發不夠看了。
而蜀地那邊在石巍李綏二人的圍剿之下,堅持了兩個月就挺不住,譚罡遭手下士兵背叛,手下將其擒住后打開城門迎越兵入城,蜀地就此歸越。
至此,大焱天下三分,其中南部地區的六州直逼京畿地段已經全部列入越國版圖,僅有雍州、司洲、涼州、并州一帶歸定王所有,而閩州、揚州、豫州、冀州和幽州這五個東部沿海四州則被敬王占據。
同年八月,越王命北伐兵馬大元帥王三率兵三十萬向北進攻,歷時半年,一舉拿下北邊的雍司涼并四州,攻入京都。
剛登基不足半年的新帝在兵馬攻入皇城之前,吊死在寢宮。
整個大焱近八成的土地全被蘇韻收入囊中。
越軍繼續向東,拿下最北邊的冀州和幽州,將敬王的閩州、揚州、豫州三州包在一個包圍圈里。
蘇韻下令定都幽州薊城,正式登基稱帝,定國號為越,年號咸寧。
原瀝州的六部八卿也一同搬到了新的都城。
幽州與鮮卑地界接壤,選擇這里定都,一是受后世影響,二來這里靠近海邊,比起長安和洛陽,這里交通更為便利海運更為發達,三是近年來,北邊鮮卑頻繁南下騷擾邊界百姓,定都薊城,以天子來守國門,屆時兵力集聚北邊,調兵遣將也更為快捷,方便將北邊的邊界線再往上挪一挪,防止鮮卑人步步蠶食越國領土。
命許牧通率領十萬大軍鎮守幽州邊界,封劉二虎為隴右道節度使,率十萬兵馬鎮守涼州,禾奇略為京畿禁軍統領,率二十萬禁軍拱衛京都。
如此安排,確保新都薊城安然無虞。
再著王三秋夢期二人,率三十萬大軍圍攏閩州、揚州、豫州三州,全面圍剿敬王。
次年十月,揚州被攻陷,敬王等一眾手下悉數被擒。
大越國在這個金秋時節終于把最后一塊版圖給拼上了。
秋夢期隨著和王三等人班師回朝,從攻打蜀地開始,再到北邊的定王,最后到揚州一帶的敬王,這場大戰持續了整整四年的時間。
在外人看來,這已經快到不可思議了,可在秋夢期看來,國一日不統一,她就一日不能安心和老婆相親相愛,更何況連年打仗,百姓受不住,她也受不住,妻妻二人聚少離多,每天不是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古代交通又不方便,沒有飛機高鐵,想見媳婦一面全靠馬兒的四條腿,單單一個縣到一個縣之間就能跑個一兩天三四天,揚州到薊城的距離,沒有十天半個月也到不了,而且還得披星戴月趕路,屁股和腰一直在馬背上,都抗議了。
說實在的她覺得自己這幾年腰椎間盤磨損得厲害,她現在才二十四歲,常年不在家,還沒能好好體驗妻妻之間的幸福生活,要是還繼續打仗下去,腰不好,會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每次打起仗來都跟不要命似的,只想著快點打贏了,統一了,插上大越國的旗號,回去和老婆交差,以后就能躺平讓老婆養,好好修復她這幾年磨損的腰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