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仙術一定是仙術這些麥苗和豆秧一定是被那舉人老爺施了仙法了”
眼看著田里的麥穗和豆秧越長越好,那些一直暗戳戳關注著陸家這一百畝良田的稽首農夫們也都炸了鍋,甚至出現了農人偷偷去陸家田中薅青麥豆秧、研究它們到底和普通麥豆有何不同的現象,氣得莊園管家不得不安排人手時刻在田間巡邏。
最后還是陸琛出面聯系了鄉老里正、承諾會在麥收豆熟后給周圍的兩個村子預留一些良種,這種偷盜行為才徹底銷聲匿跡。
不過,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為了得到舉人老爺家的上好種子,周圍的農人也會自發性地來陸家的田間除草捉蟲,甚至一分工錢不要地在陸琛的指揮下在田間挖筑排水渠、為黃豆追肥。
“唔,小麥除了可以與大豆一起種植,大家也可以試試將之與油菜一同混種”
“大豆的第一次追肥要選在出苗后,且要施得深一些、方便豆苗快速生發;第二次追肥則選擇在豆秧開花生莢時,最好選在雨后施肥、同時做好田間的除草培土”
看著被農人們團團圍住、將其所說的話奉為瑰寶的陸琛,已經可以熟練耕田的陸琰握緊了手中剛剛拔除的雜草,面向眼前頭戴斗笠、手握鋤頭,已經完全看起來不像個讀書人了的自家兄長,頭頂緩緩冒出幾個問號
難道,這種地的方法也是大兄從云游的道長們那里習得的嗎
不僅精通四書五經、初次下場就高中解元;連庖丁術、魯班術、割騸術都樣樣精通;還會引雷布云、制作糖霜、編寫故事,如今就連種田都難不倒他
一時間,包括陸琰在內的陸家姐弟三人甚至產生了這世間沒什么自家大兄不會、大兄無所不能的錯覺;卻也經常會讓他們產生自己并不被兄長需要的挫敗感。
不至少,兩世都
選擇了走文官路線、這輩子身體又格外孱弱的兄長絕不會擅長軍事武功
而擁有前世身為百夫長記憶的我,便可以為兄長補上這一短板、以此成為保護親人的利刃和盾牌
懷著這樣的心情,在清明返鄉祭祖之后,陸琰終于下定決心,在兄長、阿姊面前說出了自己打算投筆從戎、參加武舉考試的決定。
在上輩子曾投身軍旅的陸琰看來,想要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保全家人,單靠他自己可能還是會力有不逮;不過,雖然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可手中握有兵權就不同了。
只要他在武舉中壓線考試合格,被授予一個駐扎地方州府的武職,那他就可以將家人帶在身邊,一旦事態不妙就領兵避入山林落草、自給自足。
“我不同意北疆那邊的胡人太危險了,我絕不允許你去參軍送命”然而,聽聞此言,陸蕓頓時就急了。
對武舉分配并不了解的她無法理解阿弟為何好不容易逃過兵役又要主動羊入虎口,回想起前世逃亡途中見聞的那些胡人的兇殘行為,她立刻就選擇了出言激烈反對。
“不是的,參考武舉成功的將領并不都會被分派到北疆,我只求做個小小的州府監軍,不會直面胡人的”沒想到阿姊的反應竟會這般強烈,陸琰一時間愣住了片刻,良久才訥訥出言解釋。
然而,還未等他安慰好情緒激動的阿姊,就被對面兄長的問話嚇出了一身冷汗
“你自小從未練過武,如今也錯過了習武的最好年紀,為何對考取武舉這么有信心”陸琛定定地與陸琰對視,目光似乎就要將少年整個人看透,令他默默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