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等到景帝上位之后,好家伙,那可真的是新仇加舊恨,眼珠子相互一瞪絕對能給人磨出火星子出來。
吳王雖然不止太子一個兒子,但肯定是當繼承人培養的那個用的心血最多啊。結果被劉啟痛痛快快一博局砸下去,也就勉強保留一個全身,估計頭顱面容都辨認不算太清的。
更何況吳王劉濞本來和漢室的血緣就算不上親密。他是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在高帝十一年的時候因為年輕力壯,被膝下沒有什么年齡合適兒子的劉邦無奈拉了出來,分封以鎮壓吳、會稽的輕悍之氣。
因為給他的封地一開始就大的讓人心驚,劉邦剛冊封完畢就有點后悔了,說他看上去就有謀反的樣子。之后更是努力地一手施壓一手施恩,循循善誘地撫摸著劉濞的背對他說“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然天下同姓為一家也,慎無反”
如果這個記載不是因為后來吳王造反了,所以司馬遷附會的“預言”,那就不得不說劉邦的眼光確實是天底下一等一的毒辣。
口頭上說著不敢的劉濞,早在呂惠時期,就“招致天下亡命者鑄錢,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富饒”這又是糾集不法武裝力量,又是鑄錢煮鹽掌握住了經濟命脈,甚至通過不收賦稅來收買封國境內的人心。
你說他不想造反誰信啊
所以果不其然,在景帝二年,劉濞就聯合東方諸國勢力,以景帝受奸臣蠱惑竟然削藩為由,掀起了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
好一個朱棣看了拍手叫好的“奉天靖難”啊,可惜他劉濞不是朱棣,劉啟更不是朱允炆那個愣頭青。
劉邦臉上笑嘻嘻,一副被天幕夸了好高興的樣子,內心重重劃去了劉濞的名字。
劉邦我就知道我那兩個哥哥和他們的種都不靠譜新仇舊恨大范圍遷怒
他對頭頂上兩個哥哥本來就稱不上親近。
大哥走得早,留下的嫂嫂當初瞧不上這個整日游手好閑的小叔子,不肯支持當年劉邦在豐縣收小弟的事業,于是有一回在他帶著小弟們上門蹭飯的時候裝作飯已經被吃完了,來趕人走。
劉邦對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到現在,已經有人勸他要給自己的親哥封侯,大賞宗室的地步下,依舊不肯給嫂嫂一家有所恩惠。
這還是他自己不知道,他未來實在拗不過親爹,勉為其難給哥哥一家封了個羹頡侯順帶還要嘲諷嫂嫂當年刮鍋表示沒飯吃的過往。
二哥倒還好一點,但作為一向勤勞能干的日子人,叛逆少年劉邦沒少被親爹拿來去和劉仲比較現在知道未來侄子要造反,心里更不舒服了。
劉邦面無表情要不然干脆一步到位,削了異姓諸侯王之后干脆不立同姓諸侯王了吧。別讓后人還為這些親戚頭痛。
朱瞻基天幕,你還不說我兒子我都忍了,你怎么講漢朝景帝還能牽扯上我們大明的
因為一直講的是前朝的事,所以安安分分地聽著的朱瞻基警覺地抬頭。
我爺爺那當然是真的奉天靖難是建文不當人侄
永樂大帝的“好圣孫”在此鄭重聲明。
在傳統觀點里面,大家好像都認為劉啟上臺的第一件事,就和建文一樣,那叫一個大削特削。
但事實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