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簡單著來辦吧,別把事情弄得太復雜。”
他對著先前已經開始為了細枝末節之處而爭論起來的朝臣這么說道。
漢初多是布衣將相,販夫走徒之輩,因陋就簡,反倒才是最適合眼下的制度。
但事情等劉榮被廢,而武帝得立為太子的時候,就又發生了變化了
天幕上,老劉家目前的心肝大寶貝又一次出現了身影,年僅七歲的小太子神采奕奕的一張稚嫩小臉,成功把在座不少家長的心都給看柔軟了。
盡管他的親爹現在也才九歲,也不過是個三頭身的孩子。
劉徹是真的年幼,而當時的劉啟卻已經三十八了。
雖然從現代的眼光去看,他這個年紀還能稱得上一句青年人。雖然他從小是文武雙全的人物,騎射駕車無一不能,年輕的時候甚至身體好到晁錯這個當老師的敢建議他去御駕親征。
但時間和歲月對他并不寬裕,甚至稱得上一句苛刻。
天幕上慢慢浮現出來的是三十八歲的劉啟,他的黑發依舊不曾沾染上銀白,他的面容甚至還沒有皺紋風霜的侵染。青年的帝皇明明應該是正英俊瀟灑的年紀,可此刻英朗的臉龐卻帶著病重的蒼白。
他靜靜地躺在床上。
我們先前提到過,栗姬拒絕過劉啟關于在他死后能否照顧好他留下的妻小的詢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疑問呢為什么栗姬敢這么囂張呢
因為早在這時,劉啟的身體就已經慢慢走上了下坡路,他是在病重的時候詢問作為太子生母的栗姬的。
盡管因為王娡在他病榻前的那句“如果你就這么死了,就等著我和徹兒之后下去一起陪你吧”這樣強烈的刺激,景帝最后還是挺過了那場大病,垂死病中驚坐起,起身又是帝國打工人。
艷麗的美人跪坐在他的病榻面前,明明她才應該是那個即將失去依靠的存在,整張臉上卻是接近冷酷的強硬。
在一向剛烈的皇帝難得的示弱,迷茫,乃至于悲觀地落下淚來,握住她的手,希望她能夠好好照顧好徹兒的時候,這個極聰明的女人卻一滴眼淚都沒跟著掉。
正相反,她用最直白,最刺激人心,最能夠讓劉啟動搖的言語,擊破了他因為不適的身體狀態而產生的最軟弱的心態,引出了他極強烈的求生欲。
劉啟不想死,他不敢死啊,為了漢朝的江山,他不敢把皇帝的位置就這樣交付給劉榮啊
但這樣生死之間走了一遭的遭遇,以及父親同樣英年早逝的陰影,使得劉啟難以再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產生什么,也許他比較像母親的,樂觀的看法了。
太子才七歲,他必須得為劉徹位置的穩定好好謀劃考慮。
所以,他又將改革的重心轉到了朝堂之上。而這一次他的目標更加堅定了
削弱軍功集團的影響力,讓劉徹不用再面對他即位之時那樣,權臣威逼的狀況。
眸光沉沉的皇帝坐在上首,用一種冰冷的眼光看著這滿朝堂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