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又是一片鴉雀無聲般的寂靜,可這次卻不是因為惶恐或者悲憤,漢初的臣子們只是抬頭仰望著天幕上隨著話音逐漸浮現的一幕幕畫面。
那是英年正盛的華服天子,驕傲到不可一世的意氣風發,拔劍出鞘,寒芒劍鋒上是銳不可當的盛世風華。
所有的沉郁與頓挫,所有的積蓄與隱忍,漢初近百年的壓抑和退讓,最終才等來了一個蓋世的天驕,用鮮血洗刷恥辱,讓光芒普照天下四方,使威加海內八方仰望,真正抵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尚且沒有經歷過白登之圍之類匈奴屈辱的漢初人,其實還沒能完全體會到那份雪恥的快感,但是當皇帝的軍隊順著他的劍尖抵達遙遠的彼方,遼闊的領土被插上漢朝的旗幟。
那種來源于人最根本的渴望得到了最直白的刺激,以至于每個人都能感覺到那份油然而生自血液深處迸發而出的狂熱。
于是每個人都心神隨之激蕩,每個人都血脈僨張,面紅耳赤的漢初臣子們仰望著這一切的光輝,感到有一種神圣而龐大的力量覆蓋在自己所有人的身上。
那叫歷史。
劉邦感覺自己心跳如擂鼓般激蕩,連續不斷地顫擊著肺腑,于是他壓抑不住那種恍惚而驕傲的自縱,一躍而起。
“大漢千秋。”
他站在天幕之下張開雙臂。
于是群臣跟隨不管他們此時是漢朝的臣子還是歸屬于諸侯國的麾下共同嚷出了一樣的心聲。
“大漢千秋”
人心歸漢,無外乎如是。
劉恒同樣為著孫子的功績而恍惚,而驚喜,感覺到一陣熱血沸騰和后繼有人的喜悅。但他到底是更自持內斂的人物,況且,不在眼前的孫子雖然讓人聽起來就喜歡,但他懷里還有個被天幕可憐著的兒子呢
回過神來的父親低下頭去,悄悄地去瞥劉啟的神色。作為自家親兒子“承前啟后”中“承前”的對象,多少在兒子面前有點心虛。
可是劉啟的狀態出乎他意料的好,或者說,很看重自己名聲的體面人劉恒都詫異他眼下的振奮。
劉啟漂亮的清澈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視著天幕上長身玉立著的青年帝王,仿佛被天幕所可惜的人并不是他一般的淡漠,卻為了未來兒子的功績而心向往之。
“父皇”劉啟握住了他的衣袖,“我兒子是不是很棒”
“他甚至還說我是洪業休德”
不在乎自己的光芒是否被父親和兒子分奪而走的孩子此刻滿眼映著星芒般的璀璨。
“真好啊,父皇。我選對了一個繼承人。”
他笑起來,像含住了一口蜜糖一般甘美。
好的,話題稍微扯遠了一點。我們繼續回到劉啟的第二次改革,除了我們先前提到過的那些,主要還有的是加強吏治和軍事政策的變化。
我們先從加強吏治講起,依舊是先替劉啟批判一下很靠譜,但沒完全靠譜的親爹給留下的小尾巴。
劉恒哽住,懂了,天幕又是讓我自省的一天。
班固在漢書中曾贊美文帝中后期,覺得“斷獄數百,幾致刑措”,但這樣的情況并不能說明文帝時期的犯罪率低下,社會安定。
正相反,這主要是由于文帝時期朝廷主要施行黃老治國之術,而黃老學派對于法律刑法的態度,我們可以通過代表人物曹參得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