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那個著名的“蕭規曹隨”的主人公,雖然他本人是惠帝時期的丞相,但也秉持的是黃老之術,具體的思路是貫徹一致的。
曹參蕭規曹隨那個蕭是誰,蕭何嗎
他的臉色突然有些古怪。
他明明才知道了陛下有意讓蕭何位列功臣第一,目前正看不順眼蕭何呢結果后來他是蕭何的繼任者
有點,微妙。
他對繼任者的囑托是“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夫獄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擾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
這里多次提到的所謂“獄市”,其實就是流氓、不法分子魚龍混雜的地方。
面對這種小團體叢生的混亂地帶,秉持著“少文多質,懲惡亡秦之政,論議務在寬厚,恥言人之過失”這樣治國思想的漢王朝并沒有選擇重拳出擊,反而是放任自流,讓罪惡多在此滋長。
從后世的眼光去看當時的狀況,毫無疑問,這是上層的寬容政策導致了基層官吏的懶政、怠政,有所可為卻不作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至于到了景帝的手上,“吏或不奉法令”的現實已經極其嚴峻。
更有甚者,因為吏治的敗壞,乃至于在漢初極其寬松的賦稅制度的面前,民間依舊出現了“急政暴虐,賦斂不時”的暴政。
劉恒聽了都得從墳墓里爬出來,砰砰給這些基層官吏們嘗一嘗什么叫做專制主義的鐵拳。
劉恒默默地咬住了自己的后牙暴虐暴政
見過像他這樣窮這么節儉,這么努力給百姓減少負擔的暴君嗎
出重拳,必須出重拳了不出重拳以為我們黃老道家是什么好脾氣的嗎
法家都是從我們道家分化出去的,你以為誰才是老子雙重意義啊
但沒關系,雖然劉恒死了,劉啟這不是還在嘛。
小暴脾氣的景帝陛下果斷的重拳出擊,多次頒布詔令對官吏做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比如元年七月加重官吏“受財物,賤買貴賣”之罪,嚴懲貪贓枉法的官員。同時為了防止出現正常的官員交往反倒被污蔑的情況,他還針對具體情況做出了嚴格規定
官吏接受下屬的招待,能夠計其所費而支付錢款的,免于治罪;官吏針對下屬故意為之的,財物上的賤買貴賣,一律以貪贓盜竊論處,財物由官府沒收;官吏職務變動時接受下屬的財物饋贈,削奪官爵,貶為士卒。
在后元二年他又下令“二千石各修其職;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強調要嚴格考察官吏的品行和履職情況。
凡有貪賄不法、侵奪百姓、尸位素餐等行為的,責成丞相查實稟報,依法治罪,加強了對官吏的監督。
這一套組合拳砰砰砸下去,再加上劉啟性格和手段的震懾力,使得景帝時期的吏治狀況很快有了極大的好轉,吏治之風終于回歸了正常的狀態。
被天幕一通刺激而炸毛了的劉恒現在恢復了平靜,他冷冷地看了一眼天幕上展現的懲治貪官的畫面,扭頭向劉啟發問“記下來了嗎”
“記住了。”劉啟很老實的回復到,看了看親爹的臉,不由有幾絲忐忑。
“那就幫我來寫詔書吧。”劉恒輕輕地笑了起來,“剛好考驗一下你書念的怎么樣。”
漢帝多自作詔,大部分詔書的行文與書寫基本上要出自皇帝本人之手。可以說一份漢朝詔書的文理是否通順,思想是否深刻,可以直接折射出下詔書的皇帝本人的文學與政治素養。
劉恒依舊是微笑著,但那溫言細語此刻在劉啟聽來簡直如同什么蠱惑人心的邪祟“沒關系,最后父皇會幫你進行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