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此后不過短短幾十年時間,那土木堡之變,竟然差點重現蒙元南下光景
他規矩地站在原地,沒有將自己的心情明面上表露出來,安分守禮著目光甚至沒有直視光幕。
只在心里為朱祁鎮的名字之上打上了豎子不足與謀的痕跡。
朱祁鈺,更為眾人所熟悉的稱呼應該是“景泰帝”,比較正式的稱呼應該喊他明代宗景皇帝。于宣德三年八月初三作為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也是最后一個兒子誕生于北京城。
宣德三年八月初三
算了算日子,確認了這個兒子應該是后宮中目前唯一懷著的賢妃肚子里的,朱瞻基自從被天幕點明了原本想立的太子昏庸之后提心吊膽的心緒終于能夠稍稍平復下來。
但是最后一個兒子他不由帶點苦澀的緘默,看來他到底子嗣不豐。
首先要為他強調的一點是這個廟號,代宗。
很多人誤把這個稱號是從字面上去理解,以為是代替的意思,結合景泰尷尬的上位背景,從而在腦海中強化了朱祁鈺不過是個平庸皇帝的觀念。
但其實不是,我們先不考慮是不是南明朝廷文盲而導致的疏漏,往上去追溯歷史。
上一個被稱為代宗的皇帝和朱祁鈺也挺有點詭異的緣分,他是唐代宗李豫,曾被冊封為成王,唐人覺得他有功于社稷,于是決定給他上廟號世宗。
但由于大唐白月光太宗皇帝名字里面那個世字,出于避諱,文官們取了“世世代代”之意,從此讓世宗多出了一個別稱“代宗”。
也就是說,從客觀角度來看,代宗這個廟號的含金量確實算不上一句低。
就算南明朝廷是真的像被當時讀書人恥笑的那樣文盲明明已經有世宗皇帝嘉靖了,結果還要再搞出一個實際上就是世宗的代宗出來。從先例是李豫這一點來看,南明對朱祁鈺的評價也算不上很低。
更何況從后世人的角度出發。同樣是藩王稱帝,嘉靖皇帝雖然稱得上一句天底下絕頂聰明的人物,天生搞權謀的一把好手,搞政治斗爭的水平絕對能蔑視景泰。但是后期慕道修仙,所謂“嘉靖嘉靖,家家干凈”,對天下百姓的關懷又能反過來被景泰蔑視。
所以,如果這樣橫向對比來看,也許景泰才是更為適合被稱為世宗的那個存在。
“詭異的緣分”朱瞻基的目光望向時任禮部尚書的胡濙,禮部的人應該對于這種彎彎繞繞更為明白。
可胡濙的臉色卻算不上好看,在朱瞻基的目光中沉默了一會,方才開口。
“后世人應當是覺得皇子的名諱與唐朝代宗皇帝的讀音相同,還要特意提一嘴成王,臣猜測應是皇子后來封王的名號也有音近成字”
他頓了頓,將唐代宗李豫一生中最大的功績緩緩道來。
“并且唐朝代宗皇帝平生,最為人所稱道的成就,莫過于即位二年而平復了安史之亂。”
這就是極委婉地表達了。按照胡濙自朱棣去后就慣于明哲保身不溫不火的性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屬實也是被這隱隱的言下之意給震住了心神,頗有幾分不吐不快的意味。
“所以,在后世人眼中,那所謂土木堡之變,竟和唐朝安史不相上下嗎。”
真正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朱瞻基詭異地感覺到了一陣巨石落地的果然之感,所以連開口道出之時,竟然都帶著幾分早有預料的平靜。
誰又能猜不到呢
那天幕簡潔的葬送二十萬大軍,瓦剌兵鋒直指京城的敘述,不早就已經讓他們君臣為之戚戚了嗎
那滿屏奸宦欺人的影像,以及后來的什么奪門之變,滿朝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慘狀,不也早為他們所知了嗎
更有甚者,那句披發左衽,甚至不都將土木堡戰敗的對象,都委婉地通告于他們了嗎
眼下不過是終于蓋棺定論罷了。他的長子,他深愛的女人的兒子,他曾經想要立為太子,甚至不惜打算廢后換后的孩子。
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