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和蕭何原本擠做一團的動作僵持住了。兩個人到底沒敢對視上眼睛,慢慢地、沉默著、別開臉,撒開了手。
蕭何也沒別的什么意思。就是單純嫌棄劉季太沉了。
蕭相真沒什么別的意思,就是單純覺得這屋太擠了。
其余幾個人看著他已經退到了離劉邦最遠的地方,順帶還不忘把韓信擋在前面的姿勢是是是,您說得都對。
畢竟老板的私事,大家懂的都懂。
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如果單看性情,劉邦和蕭何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同于劉邦的狂悖,蕭何是出身當地大姓的模范人物,為人謹慎有法,沉穩有度。
可是這樣的人物,在劉邦沒當上泗水亭長之前,曾多次為他遮掩一些不法的行徑;在劉邦當上泗水亭長又偏偏不遵從著官吏之間的循例,時不時又有點越軌的時候,依舊愿意出面為他說情。
這樣的關系,說密切也是真的密切,但又有點微妙的不同。
蕭何不像同時期的夏侯嬰、任敖兩人,他們是真心誠意地認劉邦作為大哥,彼此之間是主從的關系;雖然是劉邦的上級,卻也不像他和張耳、王陵的相處,是以劉邦為從的關聯。
他和劉邦之間始終都好像保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距離,彼此之間互相欣賞,相互協作,甚至還帶點相互的嫌棄。他們都稱贊對方身上所有而自己所無的長處,對彼此的毛病
看得明白卻不以為然。
這是一種接近于互補的相處,是一種平等的、對等的,士人之間的禮尚往來,甚至還略帶著一點君子之交淡如水般的明澈盡管我知道大家聽了他倆和君子放在一起都想笑。
這種關系固然是可貴且正面的交往,但也正是由于這種在劉邦的沛縣集團中都顯得格外不同的聯系,在日后兩人關系逐漸走向君臣上下的時候,劉邦與蕭何之間才會存在著幾次信任危機。
原本因為兩人之間的關系竟然被稱為君子之交而有些微妙,卻又為了后世人無情的揭穿更多了點尷尬的君臣二人,神色此刻卻突然肅穆下來。
但眼神交匯而過,劉邦自己卻是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的疑惑。
他什么時候懷疑蕭何了未來的他又是為什么要懷疑蕭何韓信被他忌憚的話他倒是覺得說得通,可是蕭何到底不過是一介文吏未來的他懷疑蕭何圖個啥啊
但蕭相卻不經意間回憶起了曾經鮑生對他說過的話語,神色詭異了起來。
他好像明白這信任危機是怎么一回事了。
第一次是在楚漢戰爭時期
劉邦我原本以為是未來,怎么現在之前就有了
我什么時候和蕭何相互不信任過了
當時劉邦和項羽在京索一帶對峙,劉邦多次遣使來慰問獨守關中的蕭何。
本來是件平平無奇的小事,結果有個叫做鮑生的人就對蕭何說,陛下這其實是在懷疑你啊,丞相你不如把自家擅長打仗的子孫昆弟派到軍中吧,這樣陛下才會更加信任你啊
嗯蕭何信了,并且真的這么干了。
事情最后的結果是“漢王大悅”
heihei
dquo”
難道說你們文吏的謹慎,翻譯一下同義詞就是膽小嗎
頗有些無賴的劉季在心里這么嘀咕著。
而天幕替他向蕭何做出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