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蕭相的臉,唇角上揚著就開始調笑“你這樣操心著,倒確實有幾分后世那遼國皇后”
本作者浮笙閑提醒您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蕭相倒霉孩子,這種稀奇古怪的話也是你能隨便說的
蕭何的識人眼光向來是有的,他自然能看出韓信的不可多得,而更令他興奮的是韓信出現在漢軍的時機,恰恰好是劉邦最需要他這樣人才的時候。
史書上只交代了他和韓信進行了數次的交談,卻沒具體記載到底都說了些什么。可是我們從后來,蕭何在知道韓信東奔之后,毅然決然上演了一出月下追韓信的傳奇,其實也不難猜出這些對話到底涉及了什么。
無非就是擊敗章邯,脫出漢中而已。對手是天下第二的名將又如何呢韓信說話時的語氣,應該是他向來慣有的輕描淡寫卻自信飛揚的氣派,完全地把蕭何的心神震懾住了。
這哪里是一般的人物能夠想得出來,能夠干得出來的事情呢這不是國士,又有誰能稱得上一句國士無雙呢
于是他堅定不移地向劉邦多次推薦起韓信,希望他能與韓信見上一面,并且大膽破格任用他。
劉季麻了,是真的麻了。
“怎么之前在項羽手下,他還能有那么多耐心。”
他不可置信地握住了旁邊蕭何的手,欲哭無淚般的悲憤“怎么對我的耐心就那么稀薄怎么就不肯在我手底下多熬幾個月啊”
蕭何安撫地拍了拍他的肩頭,出聲的語氣是無奈的“項羽那時候在打仗,只要跟在項羽身邊,他有仗打,出人頭地的機會也就是有的。”
無情而犀利地,他直指關鍵要點一針見血“可是你那時候呢都說了蜀地容易消磨心志。哪怕你多了漢中,也就是多出了幾條出蜀的道路,對面卻依舊有著重兵把守。”
“你如果短時間內得以任用韓信,他估計是有本事能在你手下人心沒有散漫的時候帶出蜀地的。可是你如果長時間不任用他”
蕭何想著之前講蜀地之時的地形圖,又想到后世那諸葛武侯的身影,敘述的言語停頓了半拍,繼而才接了下去“他不敢賭,時間長了,漢軍還能不能有東出入關的心志吧。”
這已經不是對于劉邦和項羽兩人誰的信任更高的問題了,而是純粹的,因為當時兩人面對的形勢不同,韓信為了自身前途的審時度勢。
我們后來看這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將目光聚焦在蕭何和韓信兩個人身上。這也不奇怪,畢竟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故事太經典了,經典到讓劉邦在其中只成了個配角。
可是,如果細思一下,難道劉邦在這件事上所展現出來的魄力還不足夠嗎
他對于蕭何數次的請求,最先往往敷衍過去,其實倒也不是沒有理由在的韓信作為一個不久前才從項羽軍中逃亡過來的軍士,沒過多久就被提拔為將領,擔當治粟都尉這樣的重任后勤保障,誰敢說不是重要地方呢,再要重用,軍中的元功宿將又要放到哪里呢
等到蕭何為了韓信,來不及通知他就跟著跑了,讓他體驗了一把如失左右手的悵惘之后,面對蕭何又一次發自內心,但對于毫不了解韓信的劉邦來說,無異于天花亂墜的演說時,他所表現出來的信任,就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一個好酒好色,向來喜歡先侮辱一下心高氣傲的人才繼而才好為他所用,甚至落得個傲慢無禮評價的人,竟然在壓根沒和韓信見面并且交流過未來方針的前提下,完全出于對蕭何眼光的信任,愿意選擇吉日、沐浴齋戒、周全禮節、設置將臺以登臺拜將。
這樣的胸襟,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嗎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嗎
這分明是三個人的絕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