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想看浮笙閑的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嗎請記住的域名
士人集團的崛起也算是東漢的一大特色。
一方面是因為連著幾代皇帝都對儒學學術的發展頗為看重。
從光武以柔道治天下,到后面明章之治褒獎經學,東漢統治者自身參與進了學術修訂之中,使得天下講學之風盛行,甚至有講經奪席這樣的現象發生。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察舉制的完善與運用,士人群體成為了官僚集團的核心,在士族中的名聲地位也就決定了他們在官場上的地位。
這些士族們根植于地方鄉黨,以豪族地主為經濟基礎,再借由光武復漢這一特殊時機,搭上了開國紅利的快班車,勢力自然蓬勃發展起來。于是東漢自一開始,朝廷依賴士族的現象就比西漢更為明顯。
等到這些士族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彼此之間朋黨交結,鼓吹名聲,因此世代為官,形成了龐大的族望而在地方上聚集成官僚世家。
士人家族、官僚家族和豪強家族的三位一體,也就構成了我們所知道的士族門閥,其壯大也就逐漸開始侵吞中央皇權。
曹操眼神平靜地看著這光幕。
宦官養子之后的出身,雖然并不稱得上一句光彩,讓他為不少士人所不齒,卻使得他的天然就靠近著權力的中樞,并因為家族的權勢而得以與高門相交。
親眼目睹過袁楊二家顯赫一時場面的人,心思在議論起相關事情的時候,卻是有些心平氣和般的寧靜。
所以他才要重用寒門之士,而打擊那些世家子弟。
孫權的笑意淡了下去,幾個家族的名字自然地隨著天幕的論述而浮現在腦海里。
江東士族,確實是一群,讓人感到棘手與煩躁的家伙。
可是他既然將政權定在了江東,不可避免的趨勢就是要接受這些江東世家大族的勢力與人才,繼而才能夠喝北邊的曹操,以及有可能的西邊的劉備相抗衡。
于是一時之間氣壓有些低沉,他沉默著按住了眉心。
“公瑾還認識些什么人才嗎”
他最后開口問著,眼神帶著點期望地看向循聲望來的周瑜。
那就只能堅持壯大他手底下的淮泗勢力最起碼和江東那群人形成抗衡,好別讓他們給他拖后腿吧
但是由于光武復漢導致的皇權神圣化的傾向。這些士人就算爭奪中央權力,卻也不會選擇直接和皇帝發生沖突,一般會選擇皇帝身邊的外戚或者宦官勢力。
他們曾經的斗爭矛頭是外戚。巔峰依舊是梁妠梁冀兄妹兩手下,因為質帝身死,針對繼承人問題與梁冀爆發了激烈沖突。
最后的結局是反對的代表人物李固和杜橋下獄并被處死,外戚集團運用暴力手段成功解決了他們。
但是隨著外戚勢力的減弱,宦官勢力的崛起。對于自身身份意識頗為看重的士人集團,覺得比起宦官這些無根之人,外戚雖然飛揚跋扈但到底還算地位平等,于是轉而和外戚尋求合作,打擊起宦官的勢力來。
這就是東漢末年政治史上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三國演義故事開篇的開篇。
黨錮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