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制的衰敗”
曹操沉吟著,他當然不會相信屯田能夠一直完美保持下去,可是聽后世人三國為晉取代的言下之意,他們政權所存留的光景怕不會很長。
而幾代人的功夫,屯田制最終就得以衰敗瓦解,這背后的驅使就很有說道了。
豪強地主,河內司馬家,司馬八達的名聲,怎么不算是豪強地主中的一員呢
手臂自然垂落在身體的兩側,跪坐在席上腰板挺直的丞相,手指緩慢地輕輕敲擊著地面,廖廖的不成節奏的響聲,應和著的是腦海中的思緒。
倒不一定全然是司馬家自己吞沒下的,可是,正如后世人所說,每個人都是有著自己立場的。
若是沒有足夠的利益,又有誰會追隨著那司馬家的不知道什么人,試圖篡取魏帝的皇位呢
曹操自己是看重寒門之士的,甚至當他真正打算邁出封公為王的那一步的時刻,他在心中也終于逐漸將原本說出來太過驚世駭俗的觀念打磨完整。
當今亂世,他不求德才兼備,只要是真正大才,那么不仁不孝、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又有何妨那就更何況是所謂出身門第的局限了
所以冰冷地將自己抽離出局外,權術的好手干脆代入進那司馬家的角度寒門將會是魏的一大根基,而他們為了取而代之,首先就是要找好誰是盟友,誰是對手。
就像曹操哪怕對于荀彧的態度,此刻想起來心中依舊不免躊躇,但是他也能足夠清晰地明白,兩人已然并不完全站在同一條路上,再不能痛快地劃分,成為一個全然同盟的存在。
對于司馬家來說,寒門天然就值得他們懷疑,懷疑他們的忠誠是否值得拉攏。他們所要爭取的勢力也就會更加親近與他們昔日相近的階層那些真正世代為官的高門貴胄,或者說,后世人口中的“豪強地主”
“孤就說,以我們的海軍和造船能力,想要溝通海上也并不困難”
孫權看見那句東吳與海外諸國的交往就忍不住有些興奮起來,尚且年輕的吳主唇角上揚,為著自己家未來的勢力有些驕傲地拍了拍掌。
“只不過,日本、朝鮮、印度、古羅馬”陌生的地名讓他沉吟了一會,實在分辨不出這里面到底有沒有什么美洲的痕跡,他將希冀的目光投向旁邊的周瑜。
“公瑾可否知曉這些稱謂所在”
但很可惜,哪怕是與他相比更為見多識廣的周郎對于這些地名也無能為力“我不知道。”
“有可能是我們所知曉的地方,”雖然手邊并沒有圖籍或者輿圖,但是他在腦海中回憶起周邊諸國的名稱卻不算費力“只是后世名稱發生了轉變而已。”
“但若是走海路,所溝通的區域必然先近后遠。”他還是半有些無奈地給孫權澆下一盆冷水“你心心念念那高產作物,既然要等到那后面的明朝才得以傳入,恐怕美洲的距離并不算近吧。”
所以別
把未來想得太過美好,咱繼續實際一點。
孫權當然因著這話有點蔫,但思緒還是隨著面前人和緩的神色而平靜下來“后世人雖然說著我們只把那些,商品經濟活動作為商稅來源。”
dquohei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