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秀聽到現在了,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傻子,傻子太子”
他不可置信地重復了一遍,聯系著上下文艱難地組織起前后的邏輯。
“那個晉武帝司馬炎,立了個傻子當太子。為了穩住這個傻子的位置,不惜給他千挑萬選得力屬下保駕護航,最后還成功讓他登基稱帝了”
就算謚號只是惠帝,很明顯肉眼可見的平庸。依舊不妨礙劉秀因為這個操作心里成功破防了
“不是,你是有什么毛病嗎”
他們大漢好好的江山,本來被曹魏搞到手了已經夠讓劉秀郁悶了,知道篡位的曹魏最后也沒有一統天下,自己反而也被篡位這一點,甚至也不能讓他高興起來。
拜托,自己沒能打過的對手,結果甚至不是同時代最后的贏家。這樣真的只會讓他們后漢顯得更遜
最后后世人甚至告訴他,他好好的江山最后確實好不容易統一起來了。
然后被交給了一個傻子。
劉秀感覺自己因為這個事實,呼吸都有些艱難,簡直快要窒息。
不愿意好好在乎,好好呵護的江山請給有需要的人
孫權徹底麻了“哈,五個月。”
“五個月”
他繼續強調了一句,滿腦子都被這個簡短倉促的數字占據了全部的思維,恍恍惚惚地想著前面蜀漢滅亡的時間。
有五個月嗎從東吳接到蜀漢的求援到蜀漢最終投降是一個多月,那么整場戰爭總得維持了多久時間
最起碼比五個月來得短一點吧
就算比亡國速度誰更慢這種事情簡直沒什么意義,但是勉強讓他心里多出一點安慰吧
這里吐槽一句,雖然東吳君臣對立矛盾很深最終導致亡國這條線整體沒什么毛病,并且東吳百姓因為孫皓的原因,對孫家皇帝也沒太多的留戀。
但是這倒不能完全用來說明孫權所建立起的東吳政權在三國中最為失敗,連滅亡都沒什么人會為之哀悼的云云。
因為東吳事實上的滅亡是一個較為漫長和緩慢的過程,很多對東吳感情很深的人,老早就為了拯救吳國而進行了一系列努力。
再加上東吳比較出名的人士基本上早逝,剩下的對孫家比較忠心耿耿的存在,大眾知名度實在太低。
所以才沒有蜀漢滅亡時候,很多大家熟知的,比如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這種大眾知名存在的后代為之戰死的那種直觀感受。
劉備的心跟著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而時不時抽痛著。
這些人的子嗣,有些他現在或許還未曾看見,也不清楚自己未來是否有看護照顧一二。
然而光是看見他們父輩的名字,想到他們也許將要面對的下場,難言的苦痛已經自心底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