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后世人喊的七國之亂。
“難道前車之鑒尚不足夠嗎”
他再把那個名詞看了幾遍,只感覺有種百思不得其解的荒謬。
孝景皇帝之所以要面對七國之亂,主要根源尚且在大漢開國之時的應急之舉。屬于先代不得不為的舉措,遺留后世才成為子孫的難題。
但這西晉,前面明明都有他們大漢作為先例了。
怎么還敢分封出起碼八個實權諸侯王,上演了一出地方作亂的啊
晉朝的八王之亂,實際上是一個比較漫長且復雜的過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我們可以簡要梳理成以下的過程。
司馬炎死后,晉惠帝司馬衷順利即位,由楊太后之父太傅楊駿獨自輔政,卻因為專權太過,引起了皇后賈南風的不滿,二者的權力斗爭開始加劇。
291年,賈南風先是和楚王司馬瑋合謀殺了楊駿,繼而又設計殺汝南王司馬亮和司馬瑋,最終成功把握住了晉室的大權,名正言順地開始干涉政事。第一階段落下帷幕。
曹操
“這也算他們司馬家求仁得仁吧。”
對于取代了自己大魏的司馬家完全沒什么好感,曹丞相呵呵冷笑了幾聲,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決定站在賈南風那邊。
“司馬炎在為兒子娶兒媳婦的時候,不就想著的是保住他那個傻子兒子的地位嗎”
“雖然大權現在是在他兒媳婦手中掌握著,而不歸他兒子管。但這對于他們家皇位有什么威脅嗎”
“甚至說啊,難道他司馬炎一開始心里就沒抱有過這樣的打算嗎那要不然為什么兒媳婦一定要足夠成熟呢”
悠悠然地,他簡單把自己代入進司馬炎的處境中,很快就能給出一堆估計與他相差無幾的考慮與答案,說出口的語調夾帶著淡淡的辛辣。
“又有能力,又對他們司馬家足夠忠心的人,難道真的很難找嗎為什么千挑萬選之后挑了賈充呢難道真的是被對方甚至敢于刺殺魏帝這件事感動了”
他講到這里,難免有幾分咬牙切齒的暗恨,于是接下來的語調就更加陰陽怪氣起來。
“還不是因為,這樣的臣子不難找。可是找一個沒兒子全是女兒的,還要符合這樣條件的臣子難啊歸根到底,不就是自己是篡位的,所以害怕自己手下也會篡位嗎”
頓了頓,他稍稍斟酌了一下這句話有沒有波及到自己,繼而釋然他在光幕告訴他司馬家奪權之前,可從沒害怕過手底下人篡位。是知道未來的皇位傳承的波折,他才打算先下手為強的。
這和司馬炎的舉措怎么能一樣呢
理直氣壯jg
所以“這個局面難道不是他曾經構想過的嗎怎么不算如愿以償了呢”
你說被殺的那些司馬家王爺怎
么辦恐怕那司馬炎十有八九壓根就不在乎啊。
他寧愿費勁千辛萬苦也要傳位給個傻子,隨便想想都知道其中肯定有貓膩。那這些宗室的性命哪怕有可能是他其他兒子對他來說,恐怕也是可以舍棄的代價吧。
曹操冷笑了一聲,對于司馬家的人毫不吝嗇地給予了最陰暗的揣測。
而第二階段的開始,就要到公元299年,賈南風意欲廢太子,從而引起公憤或者說,給予了早就野心勃勃的司馬家親王們起兵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