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平方公里,那是多大”
孫權下意識發問,但想了想又笑了起來去糾結具體的面積,又有什么必要呢
江東六郡比起他最后擁有的領土,也不過三分之一,那大致不就是三州之地了嘛。
揚州、交州
年輕的吳主,因為后世人的感慨而意氣風發著的青年,含著笑意的眼眸落在了光幕上顯現的地圖之上。
荊州,當然會是荊州。
所以夷陵之后,他們到底沒能再次把荊州奪下來了。
劉備的眼眸沉了下去,劍眉橫斜,臉上帶出些戰場上磨礪出來的冷意。
這樣的情況其實不難想到他在夷陵之后逝世,劉禪幼主繼位,哪怕將大權托付給了諸葛亮,國家也稱得上一句動蕩,哪里有什么奪回荊州的余地。
只是他在最開始還是懷揣著些許微薄的希望,期待著以諸葛亮的能力,是否能夠給他一個驚喜。
但到底沒有。
他看著天幕,沒再開口。
心里是百轉千回的念頭思慮。
而在這樣一片混亂的局勢之中,一個人的出現可以說改變了東吳的方向。
對,是周瑜。
安靜旁聽許久的將領愣了一下,而后沒來得及做出什么反應,就聽見一旁的主公果斷開口,聲音鏗鏘有力的堅定。
“沒錯。”
孫權笑瞇瞇地肯定,看著周瑜望過來的眼神也不帶分毫害臊。
“若是沒有公瑾,”他頓了頓,組織了一下措辭“我是確實不可能有今天的。”
別的都不多說,沒有周瑜,他覺得光靠張昭為首的保守派,赤壁是肯定打不起來,早就“被”投降成為曹魏家臣,壓根別想什么未來稱帝的事情了。
這話說得實在太重,聽得周瑜也是怔然。可是錯愕之后,便是感慨的溫暖洋洋散布開心扉。
于是他也笑,性烈如火似風,果敢決斷的青年人不再推辭,眉眼間自信流露的驕矜神采飛揚,默認下主公的這句夸贊。
“但若是沒有主公,”他再開口,話音帶著點歡笑的輕松“瑜也不可能有今天。”
他們是互相成就的君臣。
周瑜是在孫策時期加入的孫氏集團,但是和演義中的描述,以及大眾認知并不相同,他在孫策時期其實并不算決策最為核心的一層。
孫策的霸業方針,中心是由張纮所提出的“桓文霸業”。
桓是齊桓公,文是晉文公,從這兩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在孫家家底實在太薄的前提下,孫策最初提出的爭霸方針其實是相對比較保守的。
他尚且不敢直接跨越到稱帝這一步,所構想的其實是一種類似于春秋時期,周王室勢衰,而以強大的諸侯為主的伯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