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當代人的眼光去看,那當然是恨不得一個白眼翻過去政治作秀搞得也太夸張了點,明眼人想一想就能明白,全是野心家在背后的推波助瀾。
可是對于當時的漢朝人來說,真相的真假其實無關緊要。
畢竟這場做戲針對的對象本來就是深信著讖緯的普羅大眾,是用來收攏普遍人心的。
在場大部分觀眾
雖然他們當然看得分明這背后王莽本人作為推手的力量。
可是那個深信讖緯怎么感覺后世人有意無意把他們一起帶進去內涵了。
不信謠不傳謠不盲信讖緯不盲信祥瑞
而想得明白,看得分明的上層知識分子或者統治階層們,他們早就對于漢室的統治已經感到厭煩,所以大多為王莽所籠絡,自然不可能站出來和他打什么擂臺,揭穿他的小把戲。
比如著名的劉向劉歆父子,他們就是王莽代漢的強大推手盡管他們其實是漢朝宗室本宗。
劉徹啊
就算是一向對宗室沒什么好臉色的孝武皇帝,在聽到這樣的發言之后,也是大腦一陣嗡嗡的茫然。
盡管后世人早早已經用統治階層這個詞語指代住了王莽的追隨者,然而在此之前,他一直覺得不過是在說外戚或者朝堂大臣,怎么都不曾聯想到作為皇室宗親的宗室身上去。
畢竟說穿了,劉啟劉徹父子兩對宗室的打壓,都是建立在對方對皇帝的皇位可能存在威脅的前提上的。
而當這份威脅被削弱,宗室身上與皇帝的血緣聯系,其另一份作用就該更加明顯起來。
他們畢竟是皇帝的宗族,是皇帝本該最為親密的一股勢力,是皇室一脈穩定的根系。
結果宗室都跟著王莽混,覺得要王莽上位了嗎
他們圖個啥啊
不改朝換代,他們還到底是漢家宗親。改朝換代后當個新朝大臣,就能讓他們把自家人給賣了嗎
好像還真能。
最可怕的是,當劉徹在內心對于這兩宗室賣皇帝的行為進行了情感上的難以理解和大肆批判之后,理智重新回籠,他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下這種可能的發生。
畢竟都繼承不了皇位,與其當個旁系可能不受重視的宗親,不如當個新皇看重的大臣,對于他們老劉家的人來說,好像也不是完全沒有這種狠得下心的可能。
于是在這種悲哀之中,他反看劉秀和劉備兩人,甚至都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到了些許戚戚的慰藉。
行吧,雖然恐怕不再是他的后人了。但是好歹頂著的還是他們老劉家的姓氏,應該愿意尊重他作為孝武皇帝的宗廟社稷。
這不比干脆手把手推翻自家人反捧外戚上臺來得好糾結那點血緣關系干什么
孝武皇帝大破防。
為什么說劉向劉歆為王莽做了不少呢
因為他們父子兩都是當時
聞名天下的大儒,
作為全國最有學問,
學術造詣最高,最擅長玩弄經義文字正統禮法的一撥人,他們給王莽做好了上位的宣稱。
我們之前講過,漢朝的正朔,在劉邦手上起先是避免麻煩沿用的秦朝的水德,而到了劉徹手上,天下總算稱得上氣象承平,于是劉邦之時被擱置的改制一事就終于提上日程。
行封禪,定歷法,以正月為歲首,為土德,服色尚黃,數用五,官名的印章改為五字,一百多年的懸案終于在他的手上迎來了終局。
而其以建寅之月為正月,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改用了陽歷,更是超脫了漢家一代的制度,朝著萬世立法的標準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