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
曹操將這個名字停留在舌尖,先前那份沒來由的苦澀一瞬間找到了著落。
原來到他了啊,是啊,是該到他了。
那份酸澀終于觸動了那被隱藏很深了的文學家的神經,終于打動了他的眼眶,面無表情著,一抹水色溢出了他的眼角。
用鮮血染紅了兩個王朝更迭的,那個試圖反抗,最后卻當眾被人殺害的孩子。
司馬師對于這個要求妥協地很從容。
因為在他看來,奪位的大勢已定,無論帝位上坐著哪一個人,他都有著自己可以掌控局勢的自信。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正確性,哪怕他意外身死,曹魏也沒在接任的司馬昭對面反敗為勝。
曹髦就是在這個時候登上帝位的。
曹操正對上了那張帶著點稚氣的臉。
這份稚氣與心性全無關系,只是出于持有者的年幼。比起懵懂的赤子,正相反,曹操看見了一雙足夠通透的眼睛,同樣透著天生的聰穎和靈氣,讓他恍惚想起了曹沖的眼睛。
只是曹髦的眼中,比起因為早慧而為他寵愛的倉舒,少了幾分少年氣的輕快,反添了幾分世俗的沉重和被迫的成熟。
曹操突然更想落淚了。
他是曹叡的侄子,雖然在曹叡無子的前提下,具有繼承大宗的資格,卻不像曹芳自小養在曹叡膝下,盡管不是親生兒子,但也能得到曹叡稱帝之前的齊王位置,和親生兒子沒什么兩樣的待遇。
他是一個如果不是郭太后因為見過他幾面所以特意點出,和其他皇位備選人拉不出差距的選擇。
而他登基的時候,其實才不過十三歲。
孫權手一抖。
有些恍惚地看著那個歲數,好半晌,他才扭頭,干干巴巴地對周瑜開口“我算是知道,為什么后世人會說有人覺得那郭氏和司馬家是站在一邊的了。”
盡管他此時對于后世人前面的論斷還持認可的態度,卻也瞬時和另一派人達成了心神共通
就算是挑一個自己曾經見過面的孩子,那你也別挑這么小的啊本身就是少主當國造成的皇位不穩了,多少挑個年齡夠大可以承事的吧
他當年十八歲提領江東都足夠困難了,這邊權臣當道的局面,你讓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上位
可是這樣的責怪,在想到郭氏當時的處境之后,卻又因著后世人那句“她已經做得足夠好了”而柔軟下來,慢悠悠在他心里蕩了個圈,最后還是沒說得出口。
害,曹魏都快亡了,他勉強保持著基本的尊重,積點口德吧。
可是在這樣不利于他的局勢面前,曹髦卻出人意料地,展露了自己堪稱天生的才智。
他在抵達洛陽郊外,來不及進城,于是眾臣請他入住玄武館的前殿的時候,說前殿是先帝的寢殿,他不能逾越,說自己入住西廂房就行了。
這樣是在表示,自己雖然不是明帝的親兒子,卻也愿意用侍奉父親的禮儀與孝
道尊重明帝,
,
向朝堂乃至于世人,展現著自己在忠孝上的無缺,能夠承續明帝的宗統。
隨后,他拒絕了被以天子的禮儀迎接,在進入洛陽之后,當群臣向他下拜之時,他甚至選擇了回拜。
這算是向著群臣表達著自己的謙遜或者說,結合他的性格,這更像是一出蟄伏。
因為他當時最為擔憂的,其實應該是自己能否真的繼位。
他所展現出來的謙遜和所有的不逾矩,都是為了少犯錯,避免司馬師像霍光廢海昏侯那般抓住了他的把柄,進而成為更換人選的理由。
最后,是群臣的典儀上都將他已然當做皇帝來對待的時候,他卻選擇提到了太后的存在,說自己只是被太后征召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