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
開封
新上任的參知政事在朝堂之上站直了身,面對著一種同僚和上首皇帝的眼神,卻絲毫沒有慌亂與動搖地開始陳詞,將國家目前遇到的困境一條條細細剖析開來,極尖銳地直指問題的本質。
話說到了最后,他頓了頓,抬眼正對上含著笑意和興奮,聽得滿是贊同之意的皇帝的眼神。
早有私下溝通過的君臣,最終拿出的方案,在朝堂之上被當臣子地娓娓道來。
“臣請易風俗,定法度,行新法。”
正處在自己仕途第一個上升期的王安石,如是振聲著對趙頊說著。
不顧身后同僚們被這個足夠轟動的消息打得如何措手不及,小聲交談都沒控制得好音量,泄露出了些許細碎竊語。
他只是那樣堅定地站著,像一座難以被動搖的青山,身后的萬般動靜,也沒辦法動搖他的絲毫意志。
趙頊坐在上首,忍不住把人翻來覆去地看,心里有點美滋滋地揣手
多好的臣子啊真不愧是和朕心意相通,我爹招半天都不肯來,但是我登基以后去請就果斷決定重新出仕的人。介甫這是真的越看越耀眼
等會好像不是他心理作用是真的物理意義上在變得耀眼啊
未來的神宗皇帝忍不住瞇了瞇眼,越過自家重臣的身影,在他背后看見了一個讓他一瞬間心亂如麻,一臉懵逼的存在。
白日墜地了嗎
當那陌生的奪目光芒在大殿上吸引住了滿朝文武的目光,官員還來不及做出什么順從理智的行為,只下意識想要避讓它的存在的時候。
它開口了。
“自南宋建立900余年以來,王安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好像一個謎似的,為人們所不理解。”
王安石王安石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了剛剛提出想要變法的參知政事。
可是為什么會有一個南宋的名號
難不成
趙頊感覺自己的心跳得有些急促
是因為我任用介甫變法大獲成功,國力蒸蒸日上,北上消滅外敵,京城因此也往北境遷徙,所以才會把現在稱為南宋嗎
“近代以前,無論官方或是知識界,都把他看做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異端和瘋子,把他的改革視作導致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一盆冷水不偏不倚地澆在了他的頭頂。
趙頊楞然地把北宋滅亡幾個字看了幾遍,原先膨脹生出的喜悅,此刻便需要加倍的失落和驚愕來回報。
北宋,現在甚至是北宋。
那北宋為何會滅亡而南宋的誕生,又是因為怎樣的緣由
他在朝堂突然生出的萬般喧囂中恍惚,甚至不敢真的去猜測事情的真相,更害怕到了最后的關要,自己被指認上亡國之君的頭銜。
怎么會這樣變法怎么該被冠以這樣的帽子
趙頊無措著,
dash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