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最中心的人物,老早被朝堂其余人凸顯出來,更在瘋子與異端的評價中,周身被空出一圈隔離。
他看向王安石,卻被對方眼神中的平靜安撫住了神經質的煩躁。
好像自己壓根不是那個被評價為和王朝的滅亡牽連上瓜葛的存在,他站得很從容。
他相信自己的變法會給國家帶來更好的新生,而即將要面臨的閑言碎語,心里也有所預期,因此并不真的認為自己才是國家滅亡的根源。
他惋惜的只有這樣論調的背后隱藏的事實
大宋亡了,最起碼沒有保住自己北邊的江山。而他的變法也沒能成功,最后才能成為王朝滅亡以后,往上追溯禍根的一員。
趙煦沒能控制得好自己的力度。
終于得以親政的青年皇帝,在自己壯志凌云地謀算著恢復父親在任之時所用新法,為自己未來的執政規劃著美好藍圖的時候,被突然出現在室內的光幕一不留神背刺了。
大宋怎么會從北宋變成南宋的
對自己的信心還算充足,壓根沒考慮過自己會成為亡國之君的未來的哲宗皇帝皺起了眉。
我爹新法用得好好的,我可不覺得我打算恢復新法能把國家折騰得怎么了。
后代的皇帝是沒活整了嗎所以往前推諉還能推諉到我爹欽定的變法去
荒謬
隱藏父控趙煦對此表示嗤之以鼻jg
“近代以降,隨著古老中國的大門被西方的堅船利炮強行打開,老大帝國千年榮耀變成不值一錢的陳詞濫調。”
“王安石又被渴望變革、呼吁變革的人們捧到了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個為資本主義世界設計藍圖的大人物。”
原本雖然因為北宋的滅亡握緊了刀柄,但因為什么具體訊息都沒能搞清楚,所以努力使自己平心靜氣往下聽的趙匡胤頓住了。
趙匡胤這在說什么
什么西方、堅船利炮、資本主義的
被聞所未聞或是從未考慮過的名詞糊了一臉,宋太祖在茫然之余,那根本來繃緊的神經卻也被這一打岔而放松了些許,從被情緒左右的局面中掙扎出來,讓有些沸騰的思維可以重又冷靜思考。
與中國相對的西方
那絕不應該單單指一個占據了西部領土進而與中原掀起對抗的普通政權了,而位居西邊卻用的是船炮進行攻擊走海路嗎
那得是多遙遠的距離啊
又得是多沉重的危機呢
“之所以重讀王安石,是因為我們想搞清楚,在異端與偉人這兩個差距極大的評價之間,真實的王安石,真實的王安石改革究竟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這是2010年,hk鳳凰網歷史頻道制作的專題片,“
歷史上的改革家”系列之二重讀王安石,
對王安石變法評價之再評價的篇首語。
雖然整個專題,
看完的讀者們應該都能從最后一個板塊,“天變已不足畏,權力靠什么制約”對于官營擴張是否合理的討論,看出hk媒體內心那一點不可明說的小九九。
打著要脫離古今歷史學家借王安石發揮“古為今用”視角的幌子,實際上還是在“古為今用”,大談特談說王安石變法最大的啟示,就是“要警惕政府打著抑制兼并的旗號來自為兼并”。
充滿了hk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反對國家和政府干預經濟“社會氣候”的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