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忍不住了,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
最后還是趙匡胤最先罵出了聲剩下三個到底身上文人氣太重,還得靠武將發家的太祖皇帝。
“那明朝皇帝,尤其是那嘉靖你別欺人太甚”
至于嗎至于嗎至于嗎
那蒙元不也是夷狄你們都地位穩固了,還不果斷鄙夷一下前朝,以證明自己正華夏衣冠是為正統這不該果斷幫著他們宋朝踩一腳遼金,以證明夷狄不可為中原正統嗎
你們還承認那遼金
宋朝君臣大破防。
但宋朝和金國就不一樣了那可是靖康之恥血海深仇橫著啊
雖然趙構作為一個老陰比款軟骨頭政治家,對于金國人是不敢認真報復的,跑路快速到金人要喊出來搜山檢海抓趙構,結果他還能真的甚至跑到海上去。
可是他沒臉沒皮,沒有羞恥心同理心,冷酷無恥地把老趙家骨子里最負面的特性展現地淋漓盡致,為了自保甚至岳飛岳武穆都能出賣,西湖岳飛墓前的跪像沒有他一個都得虧是封建王朝對皇帝的回護性。
但這并不代表南宋其他人不恨金人啊
從這個角度來看,南宋確實比徽宗聰明一點,也更無奈一點,算得上是不得不跳入同一個大坑。
后世人這么一說,朝堂上那些精明人倒也懂了。
他們就說,前車之鑒尚在,南宋君臣不至于真的是些全然的傻子吧。
樞密副使韓琦眼里寒光一冷。
既然都被以恥辱相稱,而前面后世人又要加以強調,遼國是個“成熟”的政權,早就不是個
漁獵部族了。
想必這金國,當時必然還盡是些夷狄之輩,未褪兇性,其對大宋犯下的自然是累累滔天罪行,血賬難消吧。
而這樣的野蠻之人,就算為那蒙元所逼,恐怕也不會好聲好氣和南宋送書求和,像遼國那樣陳請聯合抗擊,說不準依舊是驕慢之色,自己還干著侵略之事。
加之以血海深仇這又如何能放下芥蒂,為了一句“唇亡齒寒”
呢。
他忍不住皺眉。
但不論理由具體是什么,最后的結果便是宋元之間再一次失去了阻隔,和一個蠢蠢欲動處于擴張上升期的強大政權變成了直面對抗模式。
最后的結局大家也知道,蒙元當時正處于一個狂飆突進的恐怖擴張階段,在短短的幾十年里,它無所不利的鐵騎即將縱橫歐陸所向披靡,最西直接打到現今奧地利維也納附近。
其給西歐人留下的心理陰影,使得對面,在成吉思汗本人其實已經在西征之前去世,主要擴張進程由窩闊臺和蒙哥主導的前提下,依舊為其再度冠上了曾經加之于匈人領袖阿提拉的稱號。
上帝之鞭。
而這樣強大的對手,南宋又該如何反抗呢
或者說,在這樣強大的對手面前,南宋竟然最終能夠上演了最后崖山海戰的血性,以大臣陸秀夫背著幼主跳海殉國為政權畫上了終點。
竟然能夠在四川一隅小小的釣魚城中,堅守了數十年,直到南宋亡后三十多年才無奈選擇投降,對蒙古人的反抗甚至導致了大汗蒙哥的身亡,進而直接打亂了蒙古人的擴張之旅,陷入了爭奪繼承權的內亂。
從這個角度來看,又何嘗不是兩宋最后的余暉,人民不屈的意志,為彼時蒙古鐵騎踐踏之下的歐亞大陸,爭取了片刻喘息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