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敢幫真宗皇帝偽造天書促成封禪泰山的狠人,結果當初真宗要他當宰輔都會受阻,還被人借卜卦之事內涵“南人作相天下將大亂”。
盡管后來還是做成功了,眼下朝堂上南人勢力也欣欣向榮。但是南人出身當初竟然能被拿來當借口,阻攔一個簡在帝心的人當宰相南北之間的矛盾自然也就可以知曉了。
司馬光看了看周遭的官員,更是無奈。
后世人不說他還沒怎么發現,以介甫為首支持變法的大多是南人,而目前最頑固的那些保守派,竟然基本上都是北人
同為北人的他只能頭疼地摁了摁自己的額角總算明白,他們為什么對自己總會抱有一些隱隱的期待了。
這在變法新舊之余,怎么又牽扯上南北爭斗了
哀嘆之余,他卻多了點微妙的預感
他未來,總不會跑去當了個保守派吧
不會吧他和介甫神交已久,并且這朝堂確實需要些許改變了啊他不反對變法這種主張啊
第三便是宦官問題。
還是從李隆基開始冒出的禍頭,他對高力士的信任有加,使得太子公主都要稱之為“翁”。宦官勢力因此上升。
趙匡胤。
看的出來后世人你挺瞧不上玄宗的了。
但他調整了一下姿勢,臉上的笑意卻帶了出來。
那跟他有什么關系
瞧不上玄宗皇帝后期干出來的混賬事多正常啊
肅宗靈武繼位,又是由宦官李輔國一手推動。作為回報,肅宗選擇稱其為“尚父”。而對方也很給力地幫他把李隆基遷往別宮。但從此宦官開始參與進朝政當中,掌握大權。
代宗時期雖然先后清理了李輔國、魚朝恩等權宦,然而德宗時期的涇源之亂使得對宦官的打擊半道崩殂。他不得不任用宦官掌握軍權,以期保住皇位。
在掌握住軍權的前提下,宦官任樞密掌朝政又成為一種定制,形成了所謂“四貴”軍權兩中尉、政權兩樞密。
而從宦官弒殺憲宗開始,盡管陸續有二王八司馬主持的永貞革新、甘露之變等反宦官運動,唐朝宦官們的權勢依舊滔天,八任皇帝中有七任為其廢立或者殺害。
唯一一個例外是唐朝最后一個皇帝唐哀帝。
因為宦官已經先被崔胤借朱溫之手除掉,而他爹更被朱溫刀了,他本人是被朱溫扶上去充當禪讓傀儡的。
什么地獄笑話
盡管并不知道這樣一個名詞,所有聽到后世人最后這番話的宋人還是呼吸都跟著一窒,冒出來了類似的感受。
唯一的例外是篡位者扶上去的,這什么讓人絕望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