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藩鎮和宦官問題上,宋朝官員們可以說非常有自信,表示自己不會犯下相同的錯誤,也不會給同僚借機發揮、陰陽怪氣的機會
難得緊繃的神經可以放松些許,他們也就把光幕所說的前朝之事當做緩和心神的話題,讓朝堂上的氛圍變得和睦一些。
主持過新唐書修撰的歐陽修,比起只把史學當做雜談賞玩的旁人來說,就更對這段歷史了如指掌“憲宗皇帝,唉。”
他一邊講一邊還不忘可惜地搖搖頭“剛明果斷。繼位之初能夠慨然發慎,立志平定僭叛,任用忠謀,不惑群議,最終使得強籓悍將皆欲悔過而效順,唐朝的威令也幾欲可以重振。”
司馬光也聽見了他的唏噓,同樣精通經史,此時還正好在續寫自己曾經獻上的通志,因此為歐陽修所賞識大力推薦的文人接上了他的話頭。
“但正如玄宗皇帝一般前明后暗,到了晚年的時候信用非人,篤信神仙丹術,終為宦官小人所害。”
“所以啊,小人之能敗國也,不必愚君暗主,雖聰明圣智,茍有惑焉,未有不為患者也。”
歐陽修贊同地點點頭,頗為感慨地將自己在新唐書中寫下的議論搖頭晃腦著重又講述闡發了一遍。
然后看著司馬光一時尷尬,欲說還休的神色,他將句子重又品味一遍,才后知后覺發現自己這話的歧義。
歐陽修焯
他沒有在拿唐憲宗內涵今上的意思,更沒有在內涵介甫是個蠱惑君上的小人的意思啊
頂著保守派們半是驚愕半是驚喜的眼神,他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恨不得回到說這話之前捂住自己這張總是莫名其妙說錯話的嘴。
朋黨論已經無辜坑害范公一次,這回怎么還要再用新唐書無辜坑害介甫一次
他本意是聊聊前朝事轉移同僚注意點啊
王沒關注這邊動靜安沉浸自己世界石突然又被暗戳戳圍觀
咋回事,又突然看我。操心點自家事不行嗎
目睹一切的趙頊樂。
歐陽相公那張嘴啊,那可真的是嘖嘖嘖。
這些藩鎮對于地方的影響還不止于割據這么簡單。
一方面,他們大多由胡人或者武將統管。
作為地方利益集團,他們搜刮財務主要目的在于擴充手下勢力和自己的奢侈享受,并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于是便不在乎體恤百姓、發展建設,地方經濟因此遭受到了嚴重破壞。
而另一方面,因為鎮將是武夫,不講求道義文化、所以從唐末到五代,最起碼北方的文化水準是在不斷下降的,胡化現象更是頗為嚴重。
這一點發展到了宋代,就成了黨爭甚至南北對立的前身。
朝堂上偏向輕松,甚至因為歐陽修鬧出來的有點搞笑的事情還有些歡樂的氣氛,瞬間又尷尬起來。
宋朝的南北對立確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本朝太祖皇帝是北人,對南人便總有點不可明說的防范甚至微妙壓制,早年還有過“不相南人”的傳統。
真宗時期那位王欽若王文穆公,雖然人品向來是為人詬病、甚至被仁廟鄙夷的狡詐奸邪,位列“五鬼”之首,但論其智數才能,尤其是揣測上意的本事,那可是真的是沒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