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大宋在文教、培養寒門子弟上面花的錢,那可都是從他們國庫中掏出去的真金白銀啊
這樣寒門與世家之間天然的壁壘,才在他們的金錢攻勢下稍有動搖。
亟需通過科舉上升的人,被拓寬了上升渠道之后,他們只會比緊迫感不強的紈绔子弟們更加發狠,急切得想要改換門庭。
然而范仲淹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正相反,他皺起了眉。
彼時大唐進士所面臨的不熟政務的窘境眼下大宋的寒門,又怎么可能沒有遇到類似的困難呢
自己就有過親身經歷,在基層實踐中摸爬滾打后才總結出個人經驗的大臣,想到自己改革吏治的政策,又低頭陷入了沉思。
除了出身以外,兩黨還在具體政策上存在爭議,就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矛盾。
比如在如何對待藩鎮這個問題上,讓大家可能比較錯愕的是,是常規認識中恩蔭出身沒什么能力或者趨向保守的李黨主張打擊藩鎮,加強皇權。
而進士出身的牛黨,反而因為進士基本上是先在地方為官,進而選取有功者入朝,從而和地方勢力藕斷絲連,主張維持現狀,任由藩鎮林立。
“這后世人”
聽見這話,首先是有人喉口里悶出一聲嘲笑來的。
雖然大家口頭上都說的是士大夫為天下計,將自己標榜為朝堂上的一股清流。然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人總是跟著自己的利益走的,怎么可能因為一種單純刻板的印象而被操控
向來是利益決定立場,而不是立場決定選擇。
這后世人竟然還說大家的常規認識那可還真是透著一股清澈的傻勁。
然而他的嘲笑還沒完全出口,就被旁邊人一把捂住塞了回去。
開玩笑,真當這是私底下可以隨意點評的東西嗎哪里來的蠢貨,上頭可還坐著皇帝本人呢你打算當著他面說些什么混賬東西
前頭的王安石看著這一幕,慢慢收回自己原本低頭后瞥的目光。
這才是真的傻子。
他在心里淡淡地點評著。
不過是因為自己在熟悉的方面,突然抓住了微妙的點,就開始借此生出自得優越之心,以為自己超過了后世大部分人的見識嗎
他的眼神反而閃著熠熠的神采。
那句話的言下之意,對于他們來說更重要的訊息,分明是在指,這后世人的視頻,實在對著無數可能不清楚這些彎彎繞繞的普羅大眾進行講
解啊
這分明是文風昌盛、教化之德隆盛啊
總而言之,唐末之際的歷史發展趨勢即為解決以上此四個問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建立起統一的政權。
而趙匡胤趙光義這兄弟兩為之做出的一系列嘗試
比如嚴夷夏之辨,強干弱枝,重文武之別,裁抑王室奢靡,控制外戚力量,將唐朝比如均田、兩稅等并無定制的優秀政策制度化等,最后使得他們成功建立了宋朝,并且統一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這些措施的核心理念,后來就被仁宗時期的文官士大夫們確定為祖宗之法的根本,雖然各代政治家出于自己目的進行了不同方向的解讀和發散,都繞不開以下這幾個關鍵詞
實內虛外、崇文抑武、權力分散、相互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