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煦也投桃報李成為宋朝罕見的一位父控選手。神宗用過的一張舊桌子怎么都不肯丟,聽手底下大臣懷念他爹也會跟著哭,對神宗各方面的描述更是充滿了親兒濾鏡。
趙頊一下子喜笑顏開。
神宗皇帝那張原本因為各路消息難見輕松的臉龐,此刻是真真因為兒子對他的眷戀而撥云見日。
趙頊果然是爹的好大兒感動
而趙佶,額,雖然他是個狗東西。但有一說一,結合他剛上臺那會干出來的事情,和一些微妙的發言,我合理懷疑他對他哥有一些奇怪的“偶像”濾鏡指尖宇宙。
他會懷念他哥“朕時尚幼,哲宗最友愛,時召至閣中飲食,皆陶器而已”;也會在親哥謚號一開始沒有達到宋朝皇帝十六字標準的時候,下詔為其加謚,并且在詔書中夸夸說
“哲宗皇帝聰明睿知,天性夙成。嗣服之初,遵養淵默,洎總威
柄,發揮強剛,黜除奸回,修復法度。熙豐之政,燦然再新。十有六年,底于至治。”
大概翻譯一下,就是說我哥少年天才,繼位初期年紀尚小就養出了良好的涵養,等到總秉大權,更是勵精圖治、掃除奸黨,使得朝堂政治煥然一新,天下接近至高的治世是個不容置疑的明君賢君
趙煦
盡管同樣飽讀詩書,并且尤其喜愛唐詩的哲宗皇帝,對于趙佶那時不時冒出來的文人情結,頗不感冒地渾身抖了抖。
富國強兵計劃做多了,對于這種評價聽起來都覺得有點肉麻了婉拒jg
甚至一想到說這些話的趙佶,未來把他辛辛苦苦試圖往中興上扶的大宋江山全給敗了,他更有一種尷尬的羞恥,越聽越覺得拳頭硬了。
你知道你哥是個明君,知道你哥留給你的江山還不錯,那你就那樣快樂敗家不心疼了
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兄友弟恭。不過細細想來也挺合理的。
趙佶到底是沒有接受過正統皇家教育而上臺的,而他爹對于他來說又死得太早。所以,他對于皇帝這一身份的很大認知,其實都只能來源并效仿自哲宗。
這也是為什么他在繼位初期,竟然還能有一些可以被史書夸上幾句的亮眼表現等我說完大家一定會有微妙的眼熟感的。
他繼位之初皇位不穩,以至于舊黨重新執政,掌握大權,貶黜新黨。元符三年棄鄯州,翌年棄湟州。
王安石
哪怕是一直都沒有對棄邊行為多說些什么的參知政事,此刻也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他之前不發表評價,從來不代表他支持這樣的行為,只是出于個人的道德,不愿意落井下石而已。
但舊黨是不是太離譜了一點啊
元佑棄邊,那位哲宗皇帝好不容易收回來了你們元符還能繼續拋棄一波啊
真就仗著皇帝死的早放飛自我了嗎
趙煦殺心漸起jg
他一張清秀的臉,此刻都因為森然的寒氣,而顯得有些陰鷙。
什么叫做打蛇打七寸啊舊黨在精準惹惱趙煦這一方面可真是有一手哈
那拋棄的,都是,他的功績
等到皇位穩定之后,對內打著熙豐旗號,恢復新法,借棄湟州罪把舊黨貶黜了一波;對外力主開邊進筑,恢復神宗、哲宗兩朝的積極拓邊政策。
崇寧二年“收復湟州并管下城寨周圍邊面地里共約一千五百余里”,復河南三城;崇寧三年克宗哥城,入鄯州,改名為西寧州,正式隸屬其管轄之下。總而言之收復了被元符拋棄的河湟之地,使得該地區的吐蕃政權不復存在。
對于西夏,也是在對方領土上全面進攻的勢頭。哪怕有遼國跑過來維持國際秩序,要求兩國恢復元符講和時期的地界,趙佶此時竟然還能說出“先帝哲宗已畫封疆,今不復議”的話。
雖然他只想保住他哥當初的勝利成果,崇寧年間進一步侵略的土地竟然還很敗家子的表示可以還,實在是讓人依舊想罵街。
但和靖康之恥那會相比,這時候的趙佶是真的正常的不能更正常了
盡管大家一看這雷同度,就知道這人這時候基本上在抄親哥作業抹淚。
哥啊你死得太早了啊弟弟沒有作業好抄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