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
巨大的震撼幾乎要把每一個聽聞見這樣言論的,道德在水平線上的聽眾給從中撕裂。恍惚間,不少人甚至開始懷疑起了自己耳朵的靈敏性能是否健在。
這樣的舉措驚世駭俗嗎
恐怕是的。
哪怕這樣的舉措稱不上絕無僅有,甚至不能排進什么駭人聽聞排行榜前列當中。如若再轉換一下性別,不是邑姜死了老公之后嫁給了小叔子,而是當丈夫的死了老婆娶了小姨子的話,則更是有點屢見不鮮的意思在。
但是這樣的倫理問題被安放在西周這幾位傳統敘事中無可挑剔的刻板模樣的“明君”
身上,卻始終讓人如鯁在喉,足夠讓道學家們抱頭蹲下,幾欲發狂。
李贄反倒又嘆又笑,臉上的表情反復交換了好幾遭,復雜到似悲非喜、啼笑皆非都很難形容他眼下的神情。
這個被天下世人無數次批評或是褒美,諷刺或是感嘆,評判總離不開逃不脫狂悖二字的叛逆者,此刻卻被后世人頗有幾分共通之處的反骨,激起了心中的思緒。
他敢在無數人鄙夷始皇帝為暴君亡秦的時候,高呼其為千古一帝,也敢在無數人指責則天皇帝牝雞司晨的時候,夸贊其“政由己出,明察善斷”
。
而現在
反道學家的先鋒輕敲著桌面,輕嘆著搖頭晃腦
“所謂于世推移,其道必爾。春秋替三代,戰國代春秋都不過時勢所向,歷史必由。”
后世人的思想此刻和他方才醞釀出朦朧雛形的念頭摩擦出絢爛的火花,照亮一片原先有些暗淡的天空。
“何苦效法圣人圣人又為何成圣”
他用疑問的語氣開口,將自己此前“圣人不圣”的觀點再重復了一遍。這個將道德楷模身上的神圣外衣悉數撕下,敢于嘲弄孔孟圣賢地位的反叛者伸手,為自己淺斟了一杯。
“一切都是在發展著的。”
“又何必將圣人塑造成一種模板樣的教條。”
說的不好聽一點,春秋戰國那會這種事情都算不得有多么稀奇呢。也就那群宋儒理學家道學家特別愛唧唧歪歪嘴這點東西,這下自己信奉的偶像金身被破了感想如何啊
囂張jg
當然,這些說法我們都沒辦法蓋棺定論。商周時代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而文字的記載被重重時代進行掩埋修改。現代學者們的莫衷一是,有的時候到底不過是一種蒼白的無奈。
我們這里只分享一種說法,供大家進行自己的思考。包括伯邑考整個人的生平。
那你是非得分享這個最讓人扭曲的版本不成嗎
三觀都被撕裂的道學家們陰暗扭曲爬行,恨不得后世人就站在他們身前,他們好沖上去和對方線下單人1v1。
你收獲了一時的樂子,他們被毀滅的是永久的三觀啊哪怕這么久的天幕聽下來,這三觀已經搖搖欲墜很久了,也不妨礙他們想對著后世人繼
續破口大罵一句無恥。
玩他們心態難道真的很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