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謝邀,那可太有意思了。
在封神演義及其相關的一系列改編中當中,這位文王長子的結局相信是不少讀者或者觀眾的童年陰影最起碼是我的。
他被下令做成肉丸端到了自己親生父親的面前。上菜的人說這是兔肉,想看文王能不能發覺其實是自己的兒子。文王其實知道事情的真相,卻為了大局忍辱負重吃下了自己的兒子。
知道了消息的紂王非常高興,覺得所謂“圣人”
的西伯也不過如此,連自己吃的是自己兒子都不知道,于是隨手就把周昌給放了,成就了自己亡國的命運。
對于一個現代社會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結局實在過于地獄和陰間了。尤其是我記得后面還有個橋段,是被釋放的周昌最后開始嘔吐,吐出了活生生的三只兔子,說這是伯邑考的靈魂。
非○哉里頭還用這個橋段創造了伯邑考一二三號月兔偶像男團真的很地獄笑話啊誰懂
眾人
你這么說,他們竟然意外地懂了呢。
被后世人調侃過,說他和始皇帝孝武皇帝的三人組合,在后世的名氣足夠組成所謂“龍鳳豬”
三人組當場出道的太宗皇帝捂住了額頭。
這個離譜的地獄笑話,就跟他當初好不容易在后世人一邊狂笑,一邊放飛自我的敘述中,弄清楚了所謂男團出道是什么意思時候的感受,真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啊
許仲琳不是,這個情節真的很陰間嗎
小說家有點懵逼地撓了撓自己的腦袋,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從天幕那拜讀過的后代,那個叫做蒲松齡的文人寫就的聊齋志異,思來想去,還是信心滿滿。
“這哪里陰間了,不就是很正常的文學創作嗎”
他還洋洋灑灑把自己靈感的來源給歷數了一遍“西晉時皇甫謐做帝王世紀,其中稱文王時囚羑里,紂王試探,將其長子煮成肉羹送給文王。見文王食,遂譏文王非圣,乃釋羑里之囚。”
這是考驗那一段的來源。
“而六韜中言,是紂王賜死了伯邑考,并且勒命文王一定要食用自己的兒子。文王是在知情的情況下,被迫食其肉,飲其血。”
這是文王忍辱負重的源頭。
“我就是增加了一個兔子在其中而已,哪里有什么地獄的”
許仲琳努力為自己的清白辯駁,竟然還頗有些不滿。
旁人
有沒有一種可能,聊齋志異寫的本來不就是陽間事,你跟它比較什么陰間呢
而在歷史學界,正統史書對于伯邑考的整個人堪稱避而不談估計是因為以后世的道德,很難想象商人狂熱的人祭風俗,所以顯得各種流傳下來的說法很像是民間傳說的野史風味,導致包括馬遷在內的很多史學家都不敢把它往史書里面加。
假定帝王世紀和六韜所言具有一定真實性的話,從后往前倒推尋找證據,最早可能跟他結局相關的論述,也大概只能找到屈原在天問當中的喟嘆“受賜茲醢,西伯上告”
dashdash
iddotheihei
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