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堂屋后,冉銀遞來十塊錢“七斤,回家順道買點橘子。”
周念接過錢“好。”
花楹鎮是個百年老鎮,三面環山,傍水而立,一條南水河貫穿整條小鎮。
昨夜的花楹鎮下了場暮春雨,纏綿清緩,有著不動聲色的溫柔。
周念走在濕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前方氤著薄薄晨霧,霧里的白墻黛瓦輪廓模糊,廊檐下蕩著褪色的紅燈籠,舊街蜿蜒。
今日和周念打招呼的人沒有以往多。
人們都在談論那場大火,一面好奇亂扔煙頭的人是誰,一面惋惜犧牲在大火里的27名消防員,聽說最小的才過完18歲生日。
前方有個公廁。
周念拐進去,待了十五分鐘,再出來時胃里空空。
走過幾條街巷后,周念在南水河中段位置停下。
河邊每隔十米就設有一張木長椅,周念找了張無人坐的長椅,放下畫具箱,取下肩上的畫板。
鎮上建筑低矮,最高的也只有三層小樓,周念所站位置,剛好可以看見那座被燒光的山。
周念抬起雙手,左手拇指抵住右手食指,右手拇指抵住左手食指,其余手指都蜷著,便形成一個長方向相框形狀。
外出寫生時,這樣用雙手取景方便。
周念透過手勢框看了會,左右移動,最終選定其中一部分景色作為今天的寫生素材。
暮春清晨,黑禿山脊泛著亮燦燦的輝光,襯著旁邊大片湛藍的天空,有著極具反差的視覺沖擊。
視角拉近,又是煙火氣息充足的生活百態。
荒蕪與人間。
更能凸顯出反差美感。
周念坐在長椅上,將一張16開的紙夾在畫板上,從畫具箱里取出鉛筆和美術橡皮。
想好怎樣安排構圖后,周念開始動筆。
以虛線勾畫景物位置,再開始畫基本形狀,周念有條不紊地畫著,時不時會駐筆思考片刻,再接著畫。
開始陸陸續續地有人靠近,圍在四邊,也不干嘛,就看周念畫畫。
人堆里時不時有人冒一句“畫得可真好啊。”
在這個鎮上,沒人不認識周念。
周念很有名,3歲學畫,6歲取得全國兒童繪畫大賽金獎,那時周家的門檻還真被一位體胖的紙媒男記者踩爛過,木頭門檻直接從中間裂斷,引來眾人哄笑。
驚人的天賦引來多方關注,周念被譽為“女版小梵高”,以后定大有作為。
周念沒有受圍觀影響,專心致志地繼續畫畫。
不過每次寫生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兩個半小時,光影和色彩變化得很快,尤其一到中午,日光強烈,自然景色被照得虛幻破碎,有時連大體輪廓都看不清,不適合再繼續寫生。
臨近飯點,周念一一收拾好畫具,合上箱子提起來,背上畫板離開河邊。
回家的途中順便買了三斤橘子。
再穿過一條南水街就到家了。
南水街是小鎮上最熱鬧,也是最魚龍混雜的一條街。
有最大的酒館茶樓,商鋪緊密,理發店,五金店,小超市,各類餐館,ktv酒吧等娛樂場,可以算應有盡有。
店多人多,街上車來車往。
周念沿著街邊走著,經過一顆又一顆的藍花楹。
一輛白色皮卡從身邊呼地開過,車輪恰好碾過積水坑,污水立時四散飛漸,周念的白裙子不幸中招,密密麻麻全是泥點子。
周念低頭看了眼被弄臟的裙子,心想這司機真沒素質,也不停車說聲抱歉。
重新抬眼時,周念發現那輛白色皮卡在前方不遠處掉頭,正在往回開。
興許是回來說抱歉的